江西芦溪(徐文、李雪瑶 摄)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我们这里山美水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我们的口袋越来越鼓,过上了城里一样的生活。”行走在安源区五陂镇大田村,切实感受到美丽乡村蝶变。
华灯初上,大田村威风锣鼓队队长陈子兰就会带领20多位姐妹,到村里的广场跳广场舞。“我要带头参加公益活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幸福。”
五陂镇以争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为主线,大力实施“镇内美镇、镇外强镇”战略,走出一条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萍乡不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湘东区东桥镇南岸村,穿过一段原生态小路,就能看到一个水面如镜、草木繁茂的“世外桃源”。
喂食、清理鸡舍、准备售卖的土鸡蛋……每天天还未亮,南岸村“鸡司令”刘亮就开始忙活,精心照料山坡上散养的土鸡。
江西上栗(李雪瑶 摄)
刘亮本是“广漂”,存有一定积蓄。但他一直认为,家乡的好山好水是最宝贵的财富,几经思考后,他决定回乡创业。
一开始,他养殖没有经验,一直亏本,后来,当地政府部门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他的创业之路迎来了转机。
“现在,我的家庭农场年销售总额180万元左右,年盈利30万元左右。”刘亮说。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在能够稳定盈利后,他又推出“特约助销户”服务,带动村民增收。
南岸村第一书记糜刚介绍,目前,村里7户20人已经成为刘亮的“特约助销户”,平均每年每户增收近4000元,其中,村民易太萍在他的帮助下成了“养殖大户”。
“好在有‘鸡司令’的帮助,现在我家一天至少能卖出100个鸡蛋。”易太萍高兴地说。
江西莲花(李雪瑶 摄)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大豆长势喜人、万亩油茶整齐划一、农业采摘游蓬勃发展……上栗县坚持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构建“山上种油茶、山下种大豆,山上养羊、山下养兔”的立体化特色产业体系。
看着长势喜人的航空大豆,朱根华很是欣慰:“我可是看着它们长大的哩。”
朱根华早些年跟着邻居们出去做小工,一年到头非常辛苦,也存不到钱。
今年以来,赤山镇湾里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积极对接有实力的国企和制种企业,成功引进航空大豆制种产业。
“现在,村里面一批像朱根华这样的老农,再也不用出去劳累奔波了,他们在家门口产业基地就实现了就业增收。”湾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军说。
“我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存款了,家庭生活品质也提高了。”朱根华说。
在发展过程中,萍乡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文化价值,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乡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