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6月被列为省级农村宅基地改革与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县以来,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按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原则,坚持全域统筹、因地制宜,稳步推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激发农村宅基地的内在潜力,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腾挪乡村发展空间,为景区全域旅游提质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景区23个行政村实现了改革试点全覆盖。
念好“强”字诀,宅改工作有的放矢。景区注重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压实、强化工作保障、强化督促指导同向发力,使宅改工作干有方向、行有动力、做有标尺。层层成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三级书记抓宅改的领导机制,并建立“每周一督导、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工作机制,做到统一安排部署、统一调度推进,营造了人人肩上有担子、协调一致迈步子的良好氛围。先后出台《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指导办法》等30多个文件,从政策和制度上为宅改工作提供刚性保障。整合乡村振兴、村庄环境整治、“五美”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为宅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念好“稳”字诀,宅改工作有条不紊。景区注重清底数、稳人心、严监管一体推进,使宅改工作做到规范运行、阳光操作、群众拥护。聘请第三方专业队伍全面深入摸底调查,建立宅基地信息数据库和分类处置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宅基地无偿退出、有偿使用、闲置盘活等有效方法,按照“一宅一策、一户一案”方针,灵活妥善处置了一批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经常召开“屋场贴心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引导群众自主、自觉参与宅改。成立农村宅基地管理联合巡查执法监督组,通过景区和乡村联动,对宅基地审批和管理进行常态化、网格化巡查监管和联合巡查执法监督,为规范有序推进宅改工作保驾护航。
念好“合”字诀,宅改工作有为有位。景区立足全域旅游发展的宽广视野,把宅改工作作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注重景村融合、农旅融合等。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四拆四清”工作,并将拆除旧房后腾退的宅基地用于拓宽村庄道路、建设公共绿地和村民文化广场等,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以宅改工作为契机,创新推出资产养老制度,根据自愿有偿退出原则,经本人申请,村集体将农村孤寡老人的房屋和宅基地,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作价,按程序向萍乡武功山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置换资产养老权益金。截至目前,参与资产养老的孤寡老人有56户69人,每月发放资产养老权益金8.62万元。同时,立足旅游开发,全域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民房,大力开展“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启红)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