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黄雨报道:近日,笔者行走在群山簇拥环绕的上栗县桐木镇枣木湖公园,碧波荡漾,风光旖旎,宛如一块镶嵌在大山深处的宝石,美如画卷。
近年来,桐木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论,积极实施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绘就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亮丽画卷,让城乡更加宜居宜业,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实施生态修复 绘就美丽底色
初冬时节,桐木镇枣木水库大坝下新顺煤矿治理区依旧绿意盎然,9000余株桂花树、红叶石楠和杜莺像一排排“卫士”矗立水岸,守护重现生机的绿色家园。
桐木镇曾是传统工矿重镇,因常年采矿挖煤,煤矸石堆积如山,导致植被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为尽快解决问题,桐木镇将矿山治理与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统筹推进,对宝山煤矿、新顺煤矿等矿区开展综合治理,清理矿山煤矸石堆76300立方米,治理塌陷48698立方米,修建截水沟、排水沟、挡土墙等4000余米,完成土壤修复2150亩、植被200亩等,并依托枣木水库风景区,把治理点打造湿地公园,让昔日的“黑色”矿区披上了“绿衣裳”。
推进水系治理 彰显幸福成色
夜幕降临,桐木镇左岸新城滨河公园的灯全都亮起来了,五彩斑斓的灯光照映着沿河游步道上成群结队散步的人群,幸福的笑容和欢快的交谈声热闹了整条河流。
以水为媒,以水为美。桐木镇以栗水河水系为脉络,以沿河村庄为节点,突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河(库)长制工作责任,大力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镇村污水处理、沿河休闲运动带等项目建设,建成日处理能力达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15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完成生态修复地质灾害易发点12处,河道清淤疏浚8.6万立方米,在雅溪、荆坪、洪东、小埠等沿河村建设了1座滨河公园、28公里游步道等等。同时,积极探索“河长制+网格化”双联动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优势,共同改善河流水域环境。今年以来,共开展巡河800余次。
通过桐木片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与乡村建设行动的联动实施,栗水河等流域沿线涌现出雅溪张家山、荆坪泉背湾、洪东葛家洲、小埠何家坝等一批和美乡村,居民垃圾、废水处理有着落,出行有柏油路,散步有游步道,娱乐有文体广场,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