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记者周莹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李小涛、周莹报道:“又大又甜的沃柑,如果不及时采摘销售出去,真的是可惜……”在萍乡市湘东区广寒寨乡官溪村,村“两委”干部和当地低保户望着挂满枝头的沃柑,虽说收获的心情是喜悦的,但却因为疫情和物流等因素,导致沃柑滞销,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脸愁容。眼看大家的辛勤劳作将付之东流,湘东区广寒寨乡官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黄蓉对此心急如焚。
了解这一情况后,4月20日,大江网记者与萍乡小善大爱助农小组一行4人赶赴广寒寨乡官溪村开展沃柑消费帮扶,通过媒体等渠道,为沃柑找一条销路,减少种植户和村民们的损失。
村民正在打包沃柑(记者李小涛 摄)
游客体验采摘乐趣(记者李小涛 摄)
受疫情、物流等因素影响 沃柑遭遇滞销困境
2017年底,作为广寒寨乡乡村振兴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余亩沃柑落户官溪村,吸纳了11户脱贫户入股分红,167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益,安置了30人就业。
历时5年,在广寒寨乡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滋养下,沃柑迎来大丰收,25万斤沃柑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振兴开启了一条甜蜜之路,成为2022年广寒寨乡春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黄蓉介绍,去年就因为冰冻雨雪天气导致沃柑减产,今年沃柑虽然迎来大丰收,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受疫情以及山区物流不便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沃柑的采摘和销售,前期只卖了一部分,目前还剩3万斤沃柑滞销,这也让种植户和村民欲哭无泪。
“现在沃柑一下子销不出去,不仅我们的农民急,脱贫户急,村干部更是急,如果销售不出去,这些种植户们的收入也会大打折扣。”黄蓉说,为争取把种植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她和村“两委”还主动当起了“沃柑经纪人”,四处转发消息,发动村民和自己的同事、旅行团及亲朋好友呐喊推广。
游客体验采摘乐趣(记者李小涛 摄)
尽量减少损失 当地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
记者在官溪村田间地头看到,沃柑树郁郁葱葱,一个个圆润的沃柑,穿着橙黄色的“外衣”,挂满枝头,正等着人们来采摘。据了解,该村种植的沃柑品种皮薄个大、香甜可口,参与种植、采摘、销售、运输的,主要是村里的农民。
“这里的沃柑口感很好,汁多肉甜,今天我和朋友一大早就来采摘,非常新鲜。”游客李卫萍说。
“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很好,把土地都集中到一起搞产业,使我们这些低保户在家门口能有事做,而且还有一定的收入。”官溪村低保户朱发开说。
朱发开说:“只可惜遇到疫情,还有3万斤沃柑没有销出去,希望有好心人帮我们一把,把这些滞销在树上的沃柑卖出去。”
橙黄色的沃柑挂满枝头(记者李小涛 摄)
黄蓉介绍:“为了帮助村民打开销路,减轻农户负担,我们村干部拼命跑市场,还有专人联系各企事业单位尽量去销售,乡里的领导也很关心,到处想办法帮我们推销沃柑。”
4月初,“中国好人”、赣西肿瘤医院院长李水一次性采购了2万公斤沃柑,记者了解到,他通过萍乡市红十字会,将购买的沃柑捐赠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其中1万公斤送给上海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另外1万公斤送给本地各县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
记者采访当天,公益达人李水又了解到上海一大学的学生物资匮乏,为此,李水又订购了2万斤沃柑捐赠到上海。
广寒寨乡人大副主席廖玲凤介绍,该项目作为乡里面的乡村振兴产业,不仅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为脱贫户增收,乡党委、政府也一直在联系多方销售渠道,希望广大爱心人士可以伸出援手帮一把,帮助果农渡过难关,助力乡村振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