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642308157@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理响萍城  >  兴萍时评
给倍速生活“踩踩刹车”
来源:江西日报   2020-08-25 17:21:53  编辑:肖文忠  作者:张 衍[ 浏览字号:  ]

      □张 衍

      不仅咖啡可以浓缩,如今的读书及观剧都可以。你看,阅读可以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10分钟了解历史;追剧可以一集十分钟、一天一部剧……曾经“走红”网络的量子波动速读法,打着“量子”科学的噱头,宣称能让人在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左右的读物,并准确复述80%以上内容,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受到一些人热捧。

      高校传媒联盟曾向全国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许多大学生过上了倍速生活。比如,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有受访者表示,“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也有人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

      不可否认,倍速阅读、倍速观剧的背后,客观存在着一些书籍或者电视剧“注水”现象严重的事实,这其中蕴含着人们不得已“挤干水分”的无奈。但更多时候,人们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总想着把“不重要”的部分跳过,挑选自己喜欢的篇章或者段落观看,习惯于倍速带来的效率。

      倍速生活的背后,看似的确内容充盈、高速高效,然而,步履匆匆过后,真正被自身转化吸收的“养分”却令人担忧。生活中有许多烦琐的细节需要观察、体验并为之采取行动,如果总想着把“不重要”的部分跳过,那么生活和工作细节中的精彩部分可能也会被忽略掉。

      就拿观剧来说,如果是又臭又长的肥皂剧,匆匆掠过也不算是浪费时间,但对于举世公认的经典作品,需要我们投身其中去细细体会。若观众依旧匆忙地在网上“打卡”完一部剧集,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刷”下一部,缺少消化、吸收和思考的过程。那么,长此以往,将很难再产生对某个情节丝丝心动、对某处艺术处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敏锐观感,甚至使感知美的能力有所下降,只剩杂乱琐碎的片段挤占脑海。

      阅读亦是如此,让几天才能读完的书,变得几十分钟就能读完,这样的读法根本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诚如朱熹所言,“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在阅读中想象,在阅读中思考,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而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如文章开头指出的量子波动速读法,比排斥想象、排斥思考、不求甚解的“快餐式阅读”还功利,这样浮光掠影的阅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毋庸置疑,人们对生活有向往、对未来有目标、对自我有要求确实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然而倍速不等于“高效”,倍速更不能保障“高质”,若是一味地追求生活工作的“快”和“满”而忽视了实质内容的收获,才是真正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不仅本末倒置,更加得不偿失。

      “快”固然能带来效率,但也容易产生浮躁心态;“慢”虽然看似效率低下,但同样也有别样风光。在一些人选择倍速生活的同时,我们亦要看到还有人选择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钻研如何养好花、如何做好菜,如同跑马拉松一般,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人生才更精彩。

      当然,慢下来的本意也并不等同于消极散漫,而是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去沉淀、去厚积。若是用原来读完一本书的速度去阅读一个章节,可能就会发现作者隐藏在某一段文字背后的深刻;若是用原来追完一部剧的时间去完整观看一整集,可能就会被某一句台词戳中内心的柔软;若是让那些频繁更换的“三秒钟热情”冷却下来,用心去学习去重塑,可能会看见不一样的广阔天地。

      在倍速生活中,让我们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感悟生活涤荡心灵,让生活慢下来,让灵魂赶上去,继而填补精神世界的欠缺。在“加速度”的日子里,适当“踩踩刹车”,感受“稳”和“缓”的力量,这应该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生活日常。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012]0135-00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