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岁时,就罹患小儿麻痹症,但他凭着自强不息、永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气神,从修锁、补鞋、刻章、维修电器艰难起步,一步一步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虽然是个残疾人员,但他决心不给社会增加负担,更可贵的是,富不忘乡亲,28年大爱不悔,为众多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艳阳天。他就是萍乡上栗县桐木镇“板凳哥”胡生发。(中国江西网4月21日)
萍乡“板凳哥”胡生发,一个肢体残疾人,靠着一张板凳,以凳代步,苦练本领,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发展自己事业,撑起自己人生的一片睛空;助弱残、济孤老、扶贫困, 28载爱撒十里八乡,为他人送去关爱。胡生发用“板凳”支撑出来的美丽人生,源于他向上向善的力量。
向上向善,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积淀与财富,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选择向上的态度,以奋发向上之心,付诸追求进步的具体行动,让“板凳哥”走向幸福人生。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命运于其不公;撑着板凳行走,与常人相比他劣势明显。 “板凳哥”没有抱怨,自暴自弃;没有靠政府靠父母他人,不思进取。命运无法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可以选择。他不畏道路泥泞,不怕跌倒受伤,他选择板凳向前行,用30余张板凳丈量自己的人生。他不认输而是认书,选择学习技能。“家中再有,不如一技在手”。高中学业后他又揣着借的300元钱,拄着板凳挪上南昌求学的火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学习之路并无止境。家中好几个柜子装满了书,几千本之多。“板凳哥”成为鞋、锁、各式家电都会修理的能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坚守家电维修的选择,一步步坚持,不断发展壮大。从路边一平方米的竹棚开始,到镇上小店搞修理,最后发展成为电器城。高尔基说过,当劳动是一种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胡生发正是如此,因为勤学善作,不懈追求,他没有被生活所奴役,没有被残疾所击溃,而是成为了生活的主人,一个幸福的主人。
坚持向善的情怀,以明德惟馨的价值追求,选择择善而从,使“板凳哥” 书写人生美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向善,就是向往善良,追求善良,倡导善良。向善,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道德情操。胡生发日子虽然过得殷实红火,可他心里仍不踏实。他的不踏实,是源于其向善之心对贫困和弱者的同情,并从中激发他向善之举。每遇到困难户来修理,他都会免费,小到一把锁,大到一台电视机。遇上衣食难保的残疾人,胡生发鼓励并免费带出了近百名学徒自食其力。他就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生活迷茫的那些残疾弟子前行的道路。向善,也是一种精神与力量。在努力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他还建立起协会组织,将向善之力延伸至残疾老弱群体。他牵头成立了肢残协会,相互扶持,抱团取暖。“板凳哥”所做的这一件件事,我们看到了他的向善之心、向善之行。向善,也是一面人生的镜子。你对它笑它同样对你笑,你善待他人他人也同样善待于你。板凳哥以向善之心收徒授技,自立自强的残疾徒弟对他心怀感激,用心工作创业;奉献爱心关爱老人、凝聚互助残疾人,也让他在获得广泛赞誉。毋庸置疑,从“板凳哥”向善之行中,我们还看到,向善营造的良好人际氛围,在助推板凳哥事业走得更稳更快、向善之行越走越远。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心里都蕴藏着向上向善的意愿。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一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不忘初心,向榜样学习,撑起人生道德的坐标,怀揣向上向善的力量,坚守自己的追求,定能创造出自己的美丽人生,与我们的时代共进!
文/巫兴燕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