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璋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全社会正在掀起一股“厉行节约,抵制浪费”的餐桌新风。这其中,既要每个人在餐饮消费时适当点餐、打包剩菜,也要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优化细节、改进措施,向管理要效益,从机制挖潜力。
与个人消费不同,许多人在吃“公家饭”的时候,荷包没有压力,就容易甩开膀子大吃。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多打菜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旦吃不了,剩菜无法打包,只能一扔了之。
如何扼制这种浪费现象?一方面,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带头,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落实到位,以良好的作风引领餐桌文明风尚。另一方面,各单位要坚决投身节约型单位创建,把节约理念贯穿食材采购、做餐、配餐及用餐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浪费。
从管理上看,各单位需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及时优化改进管理方式,形成全流程精准化管控。从细节上抓,各单位更要敏锐观察食堂的一点一滴变化。餐具大了,就换小一点的;菜量多了,就做成小份的,真正实现“吃多少取多少”“宁愿多跑一趟,不要多倒一碗。”
在行为心理学中,养成一种习惯,需要近一个月时间。但让大家保持一种习惯需要各单位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建立节约用餐的长效机制,才能让“光盘”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012]0135-00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