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林冠兰报道:“我之前在苏州工业园从事数控方面的工作。现在萍乡的企业和招聘的岗位越来越多了,考虑回萍乡工作,也方便照顾父母。年前正好收到举办招聘会的短信,我就来了。”已入职萍乡本地一家企业的小黄高兴地说。如今,越来越多像小黄一样的返乡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同时,企业也招到了满意的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和精准对接。
2023年以来,萍乡市人社局高标准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持续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效率、完善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萍乡市“5+2就业之家”线上完成注册822家,完成率达100%,线上注册数列全省第一方阵。线下建成运行817家,完成率达99%。
萍乡市人社局高位推动“5+2就业之家”建设。2023年11月,全省“5+2就业之家”建设动员部署会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萍乡市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工作会议,萍乡市政府新闻办、市人社局联合举行了推进建设“5+2就业之家”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萍乡市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实施方案》文件,全市各级倒排工期、挂图作战,“5+2就业之家”建设如火如荼、扎实推进。
在“5+2就业之家”建设过程中,萍乡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特色亮点突显。萍乡市《精准定位建设市级就业之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现场会上推广,安源区推出的就业版“科目三”短视频,湘东区制定的“5+2就业之家”建设运营补助资金奖补办法,上栗县采取的“三统一”模式,让“5+2就业之家”既能“建得好”,又能“用得好”。
为实现“5+2就业之家”服务落得地、数据上得来、政策下得去,萍乡市人社局精心搭建平台、创新举措、做优服务。市级就业之家与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市场紧密结合进行建设打造,打造了以“三大市场、两个中心、两个平台”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全天候提供19项公共就业服务,每周四固定举办集中招聘会,开展“10+N”主题招聘、线上直播带岗等活动,成为全市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同时,各县区就业之家依托原有的零工市场或就业服务中心等场所,以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重点,在原址上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使专业化服务功能得到全面强化。村(社区)就业之家则侧重提供就业经办、就业援助、信息摸排、岗位推荐等基础服务。大中专院校和工业园区就业之家具有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功能,萍乡技师学院就业之家探索出一套“小桥流水”工作法,上栗县宝华工业社区重点打造了“92580”就业服务品牌。
为给求职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化、精准化、数字化的就业服务,不断丰富服务事项、规范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机制,萍乡市依托江西省就业之家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萍乡市人力资源网、劳动力地图、“职聘萍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构建了“一网一图两平台”智慧就业服务体系。与此同时,2023年12月以来,萍乡市在原有劳动力调查和岗位收集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全市技能人才信息采集和技能岗位归集工作,为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和高效匹配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