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莲花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玥、刘启红)眼下,在莲花县高洲乡高滩村,一个集红色教育、主题研学、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特色基地,正成为当地开展红色研学的重要目的地。该乡依托境内丰富的红色资源,以“专题授课+现场观摩+农耕体验”模式,高标准打造了王佐支部数字化研学馆,自去年9月开馆以来,已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5000余人。
当前,莲花县红色培训正呈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近年来,该县深入挖掘和盘活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搭建红色培训平台,并以红色培训为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
深挖红色资源。莲花县按照党员提供线索、党委统筹协调、专家专题研究的“三位一体”模式,通过走访150余名老红军、老革命、烈士后代,深入挖掘了30余位革命先辈先进事迹,收集整理红色故事530余篇,编写了《一步走出新天地》等红色书籍20余本。同时,以革命时期的战斗发生地、会议召开地、革命烈士故里等为重点,先后修复了列宁学校、垄上新四军改编会议旧址、高滩行军会议旧址等红色旧址100余处,修缮红色标语200余条,实物登记保护80余件,收集革命烈士旧物820余件、旧照片2600余幅,并统筹资金建设了6个红色纪念场馆和32个红色名村。
激活红色资源。莲花县制定了《莲花县“红培+”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不断推进全县红培品质化,推动红培产业发展。该县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采取“编制一个红色名村提升规划、研发一堂红色主题党课或微党课、形成一套红色解说词、培育一批红色讲解员队伍”“四个一”措施,推动莲花红色名村建设优化升级。借助地处井冈山、韶山通道的地理优势,积极融入湘赣边“朋友圈”,推动构建“湘赣红色培训联合体”,强化湘赣边红培合作,不断扩大莲花红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丰富红培内容,该县还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一课”工程,打造了刘仁堪党性教育基地等30余个红色教学点,打磨研发了《一位平凡革命者的故事》《胜利的法宝》《信仰万岁》等10余堂红色党课,形成了3条红色教学精品线路。
融合红色资源。莲花县积极做好“红培配套产业+”“红培特色产业+”“红培旅游产业+”文章,以红色培训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该县坊楼镇以甘祖昌故里沿背村为中心,联动周边洋桥村、甘家村等片区,丰富红培产业,发展了以沿背村为首的红色产业片区,构建了“红培+民宿”“红培+特产”“红培+演艺”等“红培+”全产业链条,探索“红色培训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村强民富,去年沿背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0余万元,农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