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娅
郭昆和张红英是夫妻,也是同事,两人均在市人民医院工作,分别是医生和护士。夫妻两人敬业上进,同心同德,共同用心建设温馨家庭。他们的基因里刻写着责任担当,血液里涌动着爱国情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郭昆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张红英支持丈夫、默默奉献,夫妻俩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获得了大家的尊重。
今年38岁的郭昆已有14年党龄,从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2008年进入市医院工作,任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是重症医学科领军人物培养对象。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正与家人团聚的郭昆突然接到科主任的电话,告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非常严重,需要正在下乡支农的他回院支援救治一线。
在医院两天的临床救治中,郭昆得知武汉的严峻疫情,省里正组织第一批医疗队伍支援武汉。
疾风知劲草,烈火试真金。作为一位受党的教育多年的医生,郭昆没有忘记初心,想到自己作为一名重症医生,在疫情中定能发挥作用,他当即表示:“我是党员,我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就这样,郭昆和3名护理人员一同成为了市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他们作为江西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赴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参与新冠肺炎患者诊治工作。
郭昆知道,萍乡也是江西疫情一线,此时萍乡已出现一例确诊病例,他这一走,照顾两个孩子及老母亲的重担和压力就都落在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张红英身上。在张红英的支持下,2020年1月27日,他简装出发,奔赴武汉,去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说武汉是当时中国抗击疫情一线的话,那么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最早一批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数家医院之一,专门接诊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是抗击疫情一线的前沿阵地。郭昆与重症组队员一起,在该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了54天,共收治危重症患者64人,参与抢救121人次。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巡查时,郭昆的工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许及肯定。他积极配合抗疫宣传工作,用亲身经历撰写的日记《隔离区直击:第三种颜色“中国红”》被新华社采纳报道,并被上传到新华社海外频道,总点击量达到300多万。
“老婆考虑许久后说不去医院送我了,看到她眼角的泪花,那一刻,我明白她的意思……在机场候机的时候,看到一对夫妻带着儿子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看着他们,我想和家里的孩子打个视频电话,但拿出手机的那一刻,突然觉得眼睛很酸,我闭上眼睛,把手机收了起来。我会带着你们的祝福,为湖北、为武汉加油!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平安归来!”郭昆在“战地日记”里写下对妻儿的深情。他能舍小家为大家,也是因为张红英给了他莫大的支持。
疫情期间,张红英每天正常上班,工作有条不紊、细致而规范,为每一位病人负责。在医院,她是一丝不苟的“女强人”;回到家中,她便成了看娃的“女超人”。夫妻俩一个在武汉为救治病人而奋战,一个在萍乡全力以赴防控疫情,虽然分隔两地,但他们在为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
在人生的道路上,郭昆和张红英将爱化为互相支持、互相爱护、互相理解,携手同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