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娅
轧钢技术是萍安钢铁的一面旗帜,在全国属于一流水平。今年41岁的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棒线车间主任卢彧,则是萍安钢铁轧钢技术的佼佼者。2017年,他发明的“高线夹送辊辊环装配方式改进”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20年,“卢彧轧钢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今年他荣膺“江西省能工巧匠”称号,近日又获202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难度高的棒材多线切分轧制过程中,他可以通过料型的变化、轧机的响声,判断出多线产品是否合格。”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在20余年来的生产实践中,一直坚守在一线的卢彧积累了宝贵的工作和技术经验,特别是棒材Φ14mm规格五切分等多项切分轧制技术的开发,在全国轧钢行业名列前茅。
2018年,在卢彧高线车间,高线生产Φ6规格的盘螺产品首次日产突破2600吨,并且高线全年累计实物成材率达到98.91%,在全国排名第三位。
2019年10月,卢彧调入棒线车间任车间主任,他所在的棒线车间目前是国内唯一一条既能够轧制高线,同时也能轧制棒材的生产线。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工序过程和工艺参数,2020年棒线切换时长由最初的10小时缩减到6小时,并且实现了2小时内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要求,为公司产品效益最大化作出贡献。同时生产稳定性不断提高,2020年棒线平均日产突破3600吨,较2019年提高122吨,同时棒材线生产的平均日产也突破了3700吨大关。通过卢彧和同事们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萍安钢铁轧钢生产一年一个台阶,指标一直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卢彧的父亲是轧钢工人,从小耳濡目染,令他对轧钢有特殊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卢彧对轧钢有着更深的思考。他感受到父辈对工作的投入与热爱,也发现在技术上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卢彧下定决心:“我要把轧钢事业推上一个新高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卢彧一共完成了17项小改小革项目。还参与了多个工艺研发和科研攻关,为企业创效800多万元。
行胜于言、持久奋斗、争创一流是筋骨,赤诚奉献、薪火相传、倾囊相授是温度。2017年11月,“卢彧轧钢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从创办伊始,这个有筋骨、有温度的工作室便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工作室承担安源轧钢厂棒材切分工艺的开发、轧钢技术指标的攻关等,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为工作重心,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进行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工作。通过开展培训、交流攻关等活动,工作室形成了“比、学、赶、超”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下,工作室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已申请并通过验收了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如今,卢彧工作的地方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秀美自然的垂柳溪流与冷峻硬朗的工业气氛在这里和谐共生。卢彧总是乐于向人介绍萍安钢铁这些年的美丽嬗变。诚然,“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