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本土文艺创作更具特色
作为2023年省旅发大会的亮点项目之一,《风起安源》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实景旧址打造+景区氛围营造+快闪故事演绎”为项目形式,以此呈现红色安源百年的波澜壮阔。
近两年来,区文化馆在文艺创作领域持续发力,整合多方资源,深入挖掘安源红色文化题材,推出了一批富有安源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长篇小说《芒种》入选2023年江西文化艺术基金,协助了全省旅发大会期间大型沉浸式剧目《风起安源》的创排,支持创作了小品《安源旅游等你来》、赣西鼓曲《阵阵清风扑面来》、快板《共建廉洁新安源》、春锣《红色安源活雷锋》……
今年以来,区文化馆结合“中国吃辣看江西 江西吃辣在萍乡”首届“辣红安源”文旅商贸消费节、首届“六省联动·辣红安源”辣文化交流大会等活动,深入挖掘安源的辣文化,全力协助打造“中国辣都”名片,安源红色文化、辣文化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升级硬件 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
安源区作为中心城区,市民对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硬件配套设施必须得到保障。近年来,全区建设了100余家基层文化站(所)、数十个文化广场以及三家24小时智慧书屋,让市民在“家门口”可以唱歌、跳舞和阅读。
安源区进一步优化升级了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全面提升了基层文化站(所)和综合性文化场馆规范化建设和服务效能。
安源区文化馆馆长谭恒琦介绍:“基于此,我们长期开设寒暑期少儿艺术培训班,定期开展少儿和成人舞蹈、书法、古筝、声乐等公益文化艺术培训。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施‘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模式,增加培训课时和培训场地,并对年轻的上班族开设艺术夜校。”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擦亮安源辣文化品牌,并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加大力度,做好‘辣红安源’的宣传推广工作,大力推进安源红色歌谣、安源红色故事等项目省级非遗申报工作,激发非遗传承人创业创新活力,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谭恒琦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