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源区以产业新、人才足、环境美为立足点,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走稳向好,一幅幅强村富民的美丽画卷正在安源大地徐徐铺展。
打造特色产业
走进安源区青山镇金惠源蛋鸡养殖基地,只见厂房内一排排标准化的钢架鸡笼摆放整齐,鸡舍内的自动化设备集自动集蛋、自动清粪、自动光照、自动喂料等功能于一体,一颗颗鸡蛋在传送带上正等待工人们打包发运。
近年来,安源区按照“区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发展蛋禽、蔬菜、豆制品等主导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目前,全区禽蛋产业综合产值达5.3亿元;同时,该区积极打造“一环两带”产业布局,在城市周边打造“环”城市近郊经济,东部打造以高坑镇为主的生态农业示范带,西部打造以青山镇为主的特色农业示范带,发展了新农园蛋禽养殖、益康乳鸽、泉江油茶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
实现“干有人才”
“这段时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不能用农药,最近天气持续高温,要做好防旱工作。”在安源区青山镇农民创客大学里,导师正在为村民们讲解近期农作物种植的注意事项。“现在有了专家的培训和指导,我们种植农作物掌握了新技术,再也不用担心每年的收成问题,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看着田里绿油油的水稻,青山镇乌石村村民李建忠露出喜悦的笑容。
近年来,安源区积极筑巢引凤,出台11条组织振兴、23条人才振兴“干货”措施,成功引进各类乡村振兴人才223人;同时,建立“乡土人才库”,以组织推荐、择优比选等形式,先后引导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参与建设,全力推动实现“干有人才”。
改善人居环境
走进安源区丹江街丹江村,一位身穿“红马甲”的村民正在清扫马路。“村里给我们脱贫监测户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又能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一举两得,我非常满意。”这位村民高兴地说。
设置公益性岗位是安源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举措。近年来,该区坚持把人居环境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通过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查、一季一评比”的长效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以及创新“门前三包”等制度,促进村容村貌优化提升。为提高群众的积极性,该区还扎实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和“五美之星示范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比学赶超、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不断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龙芯池)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