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通过萍乡经开区组织的高校毕业生线上招聘会,我与一家电子信息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吴同学说,“今年6月,萍乡经开区‘5+2就业之家’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学院近百名师生,走进园区企业参观学习,实地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如今,越来越多像吴同学一样的外地毕业生选择留萍就业。
近年来,萍乡经开区牢固树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抓好平台搭建、政策落实、服务提升,聚焦重点人群就业,稳步推动稳岗就业工作提质增效,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搭平台 全力打造就业服务体系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萍乡金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今天来到直播间,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运营专员、审核专员等多个岗位……”近日,萍乡经开区依托“5+2就业之家”小程序、“萍聘来了”抖音账号等平台,向高校毕业生推介岗位并在线互动。短短两个小时,该场直播就吸引了万余人观看。
就业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牵着千家万户。去年以来,该区按照“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的建设思路,推进全区各级“5+2就业之家”建强功能、做优服务。按照“五统一”标准,合理设置“5+2就业之家”场所面积、服务功能区块、标牌标售等内容,加强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积极发挥街道就业服务专岗人员和村(社区)“两委”成员的作用,及时更新辖区人力资源和企业供给数据库,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目前,全区已经建成“5+2就业之家”59家,累计提供岗位1200余个,服务求职者7000余人次,成功帮助1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强政策 倾力帮扶重点人群就业
“‘招聘直通车’负责专门接送,从‘家门口’直通‘厂门口’,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体验工作强度。”近日,一辆载满求职者的大巴车开至萍乡经开区的园区企业,企业人事专员向求职者详细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当前招聘岗位的基本要求等情况。
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返乡技能人才就业创业推介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周……今年以来,该区聚焦重点人群需求,贯彻落实萍乡市关于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搭建技能人才供需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并重点围绕农民工、脱贫劳动力、“4050”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精准帮扶和动态跟踪服务,优先推荐低门槛、有保障的帮扶岗位,鼓励企业多吸纳帮扶对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同时,提供就业、社保、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帮助重点人群全面了解相关就业惠民政策及权益保障知识。
优服务 奋力助推就业创业提效
“以前,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需要准备繁杂的材料、多头线下跑腿、多环节审批。现在,通过‘5+2就业之家’就可以线上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准备开一家餐饮店的市民郝先生如是说。截至目前,萍乡经开区“5+2就业之家”创业担保贷款平台已受理贷款申请82笔,共计金额1800万元。
该区不断优化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将“5+2就业之家”与创业孵化基地深度融合,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营造全新孵化环境。推进“5+2就业之家”与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共建,通过设立服务窗口、开通线上服务渠道等方式,将银行金融机构的服务引入区级就业之家,让求职者在就业的同时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记者 刘洁)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