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清澈的河水,一座“连心桥”横跨其上;修葺一新的凉亭里,随处可见聊天、休闲的居民;宽敞明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社区工作者正耐心细致地为居民提供服务、答疑解惑……6月29日,走进安源区凤凰街北桥外社区,一幅社区和谐和美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有人问我,社区工作怎么做?我的想法是,通过党组织引领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着力做好人的工作、场地的工作、服务的工作。”说起做好社区治理工作的心得,北桥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楠感慨地说。近年来,北桥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整合多元力量,完善协商机制,让居民感受到共解“自家事”社区治理模式的便捷,构建了“根同源、事同议、共同定”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完善社区自治 办好身边事
社区变化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现在道路干净了、环境变好了,我们也会自觉抵制、杜绝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以前想找个地方聊聊天、拉拉家常,只能坐在社区门口的石凳上,又冷又硬。现在新建了凉亭,大家休闲散步、闲聊议事都有了好去处”……
居民们口中的凉亭,是今年社区在白露前广场新修建的“连心亭”,既是居民休闲乘凉的地方,又是居民协商议事的场所。北桥外社区以网格化治理为契机,积极推动党组织“触角”从社区党委下沉至小区、街巷、楼栋,创新推行“四议一定三联办”议事共治机制,严格按照“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办”原则,通过党群议事“集中议”、入户调查“当面议”、院落摆台“座谈议”、微信平台“网上议”4种方式,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做到居民话有处说、小区事有人管。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内容之一,能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近两年社区开展的屋面防水隔热补漏工程,却有几户顶层居民不支持、不配合。为此,社区将“议事桌”搬到居民家门口,多次上门讲解政策以及实施改造工程带来的好处,认真了解大家的顾虑,切实推动问题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畅通了党群干群沟通的渠道,基层治理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吴楠说,截至目前,社区共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237项。
加强小区管理 办好烦心事
在北桥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台上,一张义务巡逻队志愿者的名单十分醒目,志愿者的姓名、联系方式一览无余。“我们将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张贴在这里,是为了让社区居民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帮忙时,能够及时联系上他们。”吴楠说,为应对近期的持续强降雨,社区党员、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自发组成互助队,全面摸排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商户等具体情况,已先后帮助300余户居民转移物资财产。
北桥外社区是该市最早兴建商品房的地区。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的一隅之地发展受限,北桥外社区成为安源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乡接合部老旧社区。就如何做好小区管理工作,北桥外社区探索出了一条党员、物业、志愿者共同管理的新路子。
社区秉承“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这一理念,注重发挥网格中“一员三长”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处、安全巡逻、特殊群体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开放小区招募14名社工,实行全方位兜底服务,解决开放式小区无物业等问题;利用原废弃电机房为业委会打造“业主话室”,解决小区业委会无处议事、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问题,变社区“独奏”为多方“合唱”,为推进基层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做好“朝夕”服务 办好微小事
“各位居民朋友们,大家好!明天上午将在社区门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高龄、空巢、困难老人提供爱心缝补衣服和修鞋服务。”这是社区开展“幸福缝补服务暖人心”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每周五上午,“连心亭”内外总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党员志愿者积极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爱心缝补、剪发、体检等,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服务。
热闹的也不仅仅是“连心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上课外兴趣班的儿童将社区文化宫内的气氛烘托得热热闹闹。“教孩子们书法课的张干元老师,是市文联的文艺志愿者,也是我们社区的老党员。在文化宫里,孩子们学得好,家长也放心。”吴楠笑着介绍,“不仅仅是给孩子们设立了课外兴趣班,我们针对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专门向他们提供了非洲鼓、舞蹈班、合唱班等课程。在外面能上的课,我们社区都能上。”
目前,北桥外社区有60岁以上老人3217人、6岁以下儿童208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186人,总人数接近全社区居民的一半。社区聚焦各类重点人群,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推行“六社联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把共建单位在职党员聚集起来,建起了幸福食堂、办起了托育中心,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不断提升。(记者 陈雨婷)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