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洁
近年来,芦溪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将林长制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推进林长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据统计,全县土地面积144.4万亩,有林地面积10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26%,活立木蓄积量达330.26万立方米,是萍乡地区主要林区县。芦溪县先后荣获“省级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连续8年在全省县区高质量考核中获评优秀。
芦溪县政府成立了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总林长的三级林长体系,出台配套文件,明确林长名单,划定责任区域。通过签发总林长令、严格执行“三单一函”制度等方式,全县15名县级林长和113个乡级林长深入责任区域开展巡林,协调解决各类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问题185件,有力推动了资源调查、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等各项林长制工作落实。以创建“一长两员”源头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县为契机,该县确定了以村级林长、监管员、护林员“一长两员”为主体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构架,整合各类护林员队伍和专项资金,选聘乡镇专职护林员197名。
扎实开展林长制“抓示范、促提升”活动,重点打造2个示范镇和18个示范村,通过树立示范标杆,以点带面。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村进行奖励,并在全县开展“最美护林员”评选活动,对优秀护林员进行表彰。为197名专职护林员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巡护终端,利用卫星影像地图、北斗定位系统和移动基站等平台,开发推广林长制巡护管理系统,实现护林员、监管员、林长对森林源头管理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同时在林业管理中主动融入科技创新,2019年利用无人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图斑核查、松材线虫防治和营造林验收。
该县紧扣“林”这个主题,紧盯“长”这个关键,坚持保护优先,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湿地)和盗伐滥伐行为,严格规范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行为,维护森林生态安全。通过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举措,不断提升森林质量。把植树造林与违法占用林地植被恢复、乡村森林公园绿化美化有机结合。坚持继续培育笋竹两用、森林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推进高产品种新造与低产林改造相结合,在利用油茶过熟林、残次林上走出新路。打造高标准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在用材林树种选择上过渡到速生、高附加值的树种上来,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现资金、技术、市场、土地等资源有机整合,使青山既成为“生态宝库”,又成为“绿色银行”。
为着力宣传我省构建“五级林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新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该县通过制作宣传图片和文字宣传标语,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努力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力争宣传工作全覆盖。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健康饮食新风尚,坚决革除食用野生动物陋习,保护野生动物。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培训2期、送油茶科技下乡活动9期。今年以来,专门针对护林员岗位职责和巡护App使用等内容,各乡镇共举办培训班18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