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娅
午后暖暖的阳光洒在莲花县六市乡的银杏树上,深秋的银杏叶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观景“打卡”。六市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特色帮扶产业为主导,大力促进农旅、林旅融合,为产业富民按下了“快进键”。今年以来,昭萍大地上,特色帮扶产业蓬勃兴起,发展潜能加快释放,广袤的田野处处演绎着精彩蝶变,全面小康呈现新亮色。
全市各县区均致力发展特色产业。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休闲农业和茶果以及两业帮扶“三个一”工程中的“一户一亩茶”和“一户一客房;安源区重点发展鸡和特色猪养殖、蔬果、休闲农业等产业;湘东区重点发展蔬果、休闲农业、优质稻等产业;芦溪县重点发展“六个千亩”茶果、蔬菜、油茶、优质稻和休闲农业等产业;上栗县重点发展兔子和黑山羊养殖、蔬果、休闲农业等产业;莲花县重点发展有机稻米、牛猪养殖、百合种植、红色旅游等产业;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蔬菜、休闲农业等产业。根据实际,全市各村分别实施“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芦溪县紫溪村结合实际制定产业帮扶发展规划,2021年争取产业帮扶项目资金1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万元,流转土地1650亩,打造“一园两场多基地”产业发展群,实现了全村80户脱贫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经过发展,一些产业渐成规模。安源区荣华农业的无公害蔬菜、湘东区的番鸭产业、芦溪县的“六个千亩”产业、上栗县的黑山羊和兔产业、莲花县的百合产业和红色旅游、武功山的“一户一亩茶”“一户一客房”等都具规模见成效。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多方支持发展特色帮扶产业,所有惠农政策和涉农项目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大“财政惠农信贷通”放贷力度,增加产业帮扶资金投入。2021年,争取上级财政产业帮扶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6000余万元。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市培育近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其中帮扶对象占20%;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实用人才,为脱贫村输送了百余名优秀人才,占培养学员总数的10%左右。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产业扶贫科技服务团,负责指导市、县(区)产业帮扶。市、县(区)两级选派了110名思想好、业务精、政策熟的农技员挂点每个重点帮扶村;粮油、园艺、畜禽、渔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全市开展了入户指导等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市脱贫村和重点帮扶村建立产业帮扶基地155个,总面积超18万亩。按照消费帮扶基本要求,帮扶产品“六进”活动有效开展,全年预计帮助消费帮扶产品6.2亿元。
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在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完善联贫带贫益贫机制和加强产业风险防范等方面下功夫,引导群众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确保一村一户不落,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