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吕 芳报道:2021年1月1日至11月1日上栗县PM2.5平均浓度为29μg/m3,去年同期浓度为29μg/m3,同比持平。全省PM2.5的区县排名92名。PM10的年均浓度为47μg/ m3,去年同期PM10年均值为45μg/m3,同比上升4.44%。
截至11月1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1天,同比去年减少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7%,同比去年下降0.8个百分点。10月份PM2.5的月平均浓度为30μg/m3,去年同期的PM2.5月平均浓度为26μg/m3,同比上升4ug/m3。
当前上栗县PM2.5在全省排名相对落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同时组建工作专班,专班按工作职责分工,共设综合技术组,宣传组,督查组,工业污染、物料堆场扬尘管控组等15个小组,各相关部门、各乡镇高度配合,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专班名单确定的24小时内,所有抽调的专班人员全部集结到位,具体工作由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统一调度安排、统一考评考核,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管理,专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制,推行专班工作日报制。
专班成立后,所有专班人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自觉开启“5+2”“白+黑”战斗工作模式,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领导下,集中所有智慧和力量,利用已建立的空气微型站点3600雷达扫描数据分析影响大气环境的重点污染区域和时段,以第三方技术团队的科学研判和管控建议为依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厘清攻坚重点,实施联防联控。通过全体专班人员的鼎力合作,一层一层抓落实,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查问责,坚持稳中求进,坚决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持久战。
自10月25日成立大气污染防治专班以来,至11月1日,通过第三方技术团队和各管控组巡查,共发现污染事件16起,其中13起垃圾、树叶焚烧事件,1起无组织排放事件,1起道路扬尘,1起拆房扬尘事件,对于巡查发现的问题,依托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班微信调度群,均在第一时间安排相关责任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有效处理,所有问题全部妥善处置到位。
上栗县切实把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作为今年秋冬季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向纵深开展。各部门、各乡镇深化责任担当、履职尽责,强化联合执法、密切协作,大家合力拧成一股绳,以“零容忍”的铁腕举措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全县上下凝聚共识、同心同德、排除万难、精准施策、齐抓共管,快速果敢落实好治污减排各项任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倾全县之力打造“美丽上栗”“幸福上栗”,切实提升上栗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