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閸樺灝绔堕崠锟�閿涳拷閸忛亶娼氶崺锟� | 鏉╂稖鎼� | 閸氬鎸� | 閸楁鎮� | 濮橀晲鎱� | 閸楁妲嶉崢锟� | 娑撳洩娴� | 鐎瑰绠� | 閺傛澘缂� | 濮樺憡鏌�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行业动态  >  安源区
从“灰”到“绿”的嬗变
——五陂镇治理环境污染见成效
2021-10-19 11:05:57    来源:萍乡日报
编辑:肖文忠    作者:钟鸯鸯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QQ爆料:1642308157  短信(微信)爆料:13767890011

  钟鸯鸯

  无论是暖春,还是深秋,漫步在五陂镇林业分场,可见整洁的村貌、宽阔的道路、优美的环境,与周围的村落交织成一派田园旖旎风光。

  近年来,五陂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战略,河道综合整治、矿山复绿、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治理等环保领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该镇林业分场的嬗变就是开启矿山“美颜”的生动实践。

  矿山披上“绿装”

  “我们家一年到头都不敢开窗户,太多灰了。”回忆起以前林业分场的样貌,村民们至今记忆犹新。开山挖矿、采石筑房,曾经以矿山致富的一方百姓,同时也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

  在“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下,五陂镇党委带领林业分场将“还以宁静和谐的大自然”为工作重心,推动矿山复绿成为林业生态恢复的一项重点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煤矿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充分利用春秋植树的有利时机持续实施矿山绿化工程,因矿山开采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土地实现同步治理、同步恢复。截至目前,五陂煤矿煤矸山已全面完成复绿。林业分场今年又新增造林30余亩。

  如今的林业分场,不仅裸露土地清零,还种植了大量的梧桐树,拥有800余亩的省级公益林,曾经销声匿迹的白鹿、野兔、麂子等野生动物现在时常能见。这片曾经有着10余家煤矿的区域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推动下,变成了“绿水青山”。

  污水变成“清流”

  以前的废弃水都是直接往河道里排,煤矿黑、泥石流黄、电瓷白,成了流经林业分场的南坑河段的三种颜色,加上居民生活污水、餐饮排污,南坑河道受损尤为严重。

  近年来,五陂镇坚持贯彻落实河长制,花大力气进行“控源截污”工程,消除河道“顽疾”。所有沿河居民户、餐饮店的污水全部接入管网,100%纳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有效杜绝了污水入河现象。通过投放菌种、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河道水生态治理。如今,南坑河五陂段的水质全年达标,水生植物欣欣向荣,河水碧波荡漾。

  “景色美、环境好、空气新,住在这里每天的心情都很好。”说起林业分场的变化,村民们就开心得合不拢嘴。铁腕治污、刚性停矿、生态复绿,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新林业正呼之欲出。林业分场先后获得“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多项荣誉。

  村庄聚了“人气”

  有担当、能落地,正带来生态环境见好转、见效益。如何将“绿水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成为五陂着力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该镇以海绵小镇建设为依托,融合海绵理念,体现海绵元素,将镇域打造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融合体。海绵城市创新基地每年接待各级调研观摩300余批次,参观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十里花溪滨河景观带满满的“吸粉力”激活了周边吃、住、行、游、购的全域旅游经济效益。占地3000余亩的三湾生态旅游度假区里,农耕博物馆、村史馆、知青印象馆,深耕本土文化;难易不等的徒步路线、2.8公里的桃花岛景观带,大岭背“瑞和园”风情民宿、健康漫游道、自行车驿站等景观,不仅成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还吸引了市内外游客纷纷前来体验。生态成为了五陂镇集聚财气人气的“金字招牌”。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娑擃厼娴楁禍杞扮箽

稿件请投:1642308157@qq.com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新闻热线
座机:0799—6321110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萍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