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启红
今年22岁的李信是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光华村人,他父亲患有慢性肾病,需长期服药,加上他母亲没有工作,全家生活十分困难。自2014年全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享受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从此上学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2019年,李信大学毕业,通过“三支一扶”考试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教育扶贫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希望能为边远地区的教育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很幸福。”1月9日,远在新疆阿克陶支教的他给家人写信,感慨道。
在萍乡,教育扶贫让众多像李信一样的贫困学子迎来命运的转机。该市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实行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与乡镇双属地双负责制,推动建立和完善了“联控联保、动态监测、行政督促、书面报备、精准帮扶”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全市贫困家庭学生无因贫失学辍学。除了教育扶贫,萍乡市还在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等方面发力,通过聚焦四项保障,托起了贫困家庭“稳稳的幸福”。
位于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的芦溪乡村振兴干部学院,是专门面向乡村干部和农村人才开展培训的一座新“摇篮”。该村以学院为“圆点”,把兴办民宿、发展产业基地等纳入培训内容,推动建成了面积近万亩的产业基地集群,帮助73户贫困家庭204人实现脱贫。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近年来,萍乡市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大力推行“选准一项主导产业、打造一个龙头企业、设立一笔扶持资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模式,实现了贫困村经营主体全覆盖、产业基地全覆盖、技术帮扶全覆盖。全市获得产业扶持的贫困户累计达2.08万户,占贫困户总数99.08%。通过产业扶贫助力,该市11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莲花县顺利脱贫摘帽。
王赣萍是安源区青山镇光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15年上任伊始,她便开通了一个名为“王大姐”的助农直播间,把村民的鸡、鸭、果蔬等统统“晒”出来,从而就解决了该村贫困户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在萍乡,众多第一书记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扎根农村,成为全市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力军”。近年来,该市统筹攻坚合力,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特别是通过定点驻村帮扶,把党员干部拉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36人、驻村工作队员222人,安排近1.5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与此同时,扎实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参与帮扶企业249家,结对帮扶359个村,实施了683个帮扶项目,投入帮扶资金2.6亿元,受益贫困人口3.59万人。
52岁的钟监丰是上栗县赤山镇大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改变命运,他决定发挥养殖技术特长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帮助他筹措20多万元启动资金,成立合作社,饲养了2000余只鸡、150只羊、60多头猪和4000余尾鱼。为了帮助钟监丰打开销路,驻村工作队又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等,不遗余力地替他推销。致富后的钟监丰,2017年底主动向村两委提出了退出意愿。此后,他还将大院村其余26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