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淼 赵礼靓文/摄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车保有量5669辆,较2017年增长143%。然而,与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加速度”相比,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的脚步却相对迟缓。
近日,记者调查走访了解到,全市充电桩数量从2016年的30台增加到100余台。虽然充电桩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赶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规模,难以满足市民需求。
1充电不方便是新能源汽车车主的“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电桩这块“基石”。新能源汽车数量在快速增加,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要如何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好几次,车就要没电了,等我把车开到充电站点,充电车位却被燃油车占了,当时非常生气,但又没有任何办法。”家住市中医院附近的陈先生说。和陈先生有着相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充电时间长、充电车位被占、建设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和车主充电体验的满意度。
位于安源区楚萍西路的一处充电站点,配置了两个充电桩,但其中1个充电桩所在的位置被一辆燃油车占用,该车落满了灰尘,显然在此停放了较长时间。记者仔细查看,发现本应粘贴在充电桩上的故障标示牌,已经掉落在地。采访过程中,前来充电的车主童先生说,这个充电桩坏了很久也没见人来修。他感慨道:“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购买新能源汽车,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对于燃油车占用充电停车位的情况,记者从国网萍乡供电公司了解到,这并非少数现象,供电公司虽然在公共停车位和停车场等地安装充电桩,但并不具有对停车位的管理权限,燃油车占用充电桩车位的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将充电停车位归还给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使用。
2充电设施建设“起得早”却“跑得慢”
早在2014年,我市就印发《萍乡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市场需求提前谋篇布局,探索新能源汽车在萍推广应用以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
从2016年10月开始,国网萍乡供电公司陆续在萍乡地区建设了8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共30台充电桩,月充电次数在500次以上,供电量近1万千瓦时,可以满足500多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2019年1月10日,为加快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我市举行公共领域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特许经营项目签约仪式,与具备城市公共充电运营一体化经验的桩企——星星充电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充电设施的完善。
随后,该公司在我市原有基础上,陆续建设7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分别为红领巾少儿基地充电站、玉湖公交东站充电站(建设中)、公交水口充电站(建设中)、玉湖广场充电站、武功山充电站、芦溪县政府充电站、莲花县政府充电站。
“充电非常方便,现在5公里之内就有充电桩,比以前要好很多,操作流程也十分简单。”家住萍实公园小区的李先生说。“通过我们公司开发的手机App——“e充电”,所有新能源汽车车主可在软件里搜寻离自己最近的充电桩在哪里,并且直接导航前往。”国网萍乡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充电站13个,共有充电桩100余台,三县两区、武功山景区、经开区均有分布,有力缓解了新能源车主们的“充电焦虑”。每个充电站点都包含醒目的计费标准、自助充电使用说明及手机App操作步骤,车主可通过充电桩上的操作流程下载App注册办理充值卡。电桩在操作时每个步骤均有语音文字提示,简单易用,车主将快速充电枪头插入车辆快速充电口后进行支付,即可开始充电。充电时间根据不同车型对电流的需求量而定,充电成功后,车内仪表盘上也会实时显示充电情况。
3 “今年底完成建设1200个充电桩的目标”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驶入快车道。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新能源汽车2020年1至11月累计销量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3.9%。近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再对提振汽车等方面消费作出具体安排,包括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鼓励有关城市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受此消息提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
国网萍乡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计划在安源区聚龙体育公园新建一个充电站,投入使用5台充电桩。同时,该公司会更加注重收集新能源车主的意见与反馈,不断完善充电点配套设施及“e充电”App功能,“近年来,我们也对充电桩的计费界面进行了智能升级,在新版计费界面,车主可以及时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去年受疫情影响,充电桩建设速度迟缓。但接下来,我们会在市政府的指导下,携手产业相关单位,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充电设施的完善,继续按照车桩并行的模式,加快充电桩建设,加大布局力度,力争在今年底完成建设1200个充电桩的目标。”星星充电负责人说,“收费标准会维持在1.3元每千瓦时,车主们可以通过参加折扣活动、购买充电券等享受充电优惠。”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3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同样,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担当重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