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环境 让居民“安居”更“宜居”
老旧小区道路破损、管网老化、停车不便、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来说,是每天必须面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影响他们生活品质提升的短板弱项、痛点难点。
为了把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安源镇以改善民生福祉为宗旨,以便利公共服务、美化镇容镇貌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小区改造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优先解决直接影响居住安全、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对安源新村等老旧小区整体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楼道刷新、停车位规划、健身器材增设、文化广场升级……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改善了,居民们的心情也好起来。在竹塘社区居住了近10年的邬宜萍老人对记者夸赞社区的变化:“以前社区内都是违章建筑,路边杂草丛生,出行都不方便。如今的竹塘社区可大不一样了,去年重新规划改造后,社区道路构造规划有序,干净整洁,让人看着也舒心。”
开展志愿活动 为城市文明“充电”
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还有人心,还有生活品质和习惯,还有小区居民的精气神儿和心气劲儿。
“现如今居民们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自觉爱护社区卫生,主动清理垃圾。”竹塘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宋佳利告诉记者,社区还开设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还成立了社区红十字会,有医疗救助经验的居民参与其中,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提供免费体检、义诊。
在社区的鼓励引导下,社区居民组建文艺队伍8支、志愿者注册近800人;社区成立了综治中心,将小区划分为9个网格,选任9名网格员,实现“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格、矛盾纠纷不上交”,小区自治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极大改善了村风民风。
竹塘社区的变化是安源镇唱响基层文明实践新曲、为群众编织幸福生活的缩影。据了解,安源镇着力构筑基层志愿服务“多维度、覆盖广”的阵地体系,组织开展了“亮红心献爱心,战疫有我”“我是安源河小青,巡河护河我助力”等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通过开展身边好人评选、身边好事宣讲等活动,发掘了好人好事,感染全镇群众形成向上向善新风尚。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浸润人心,安源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双促进、双提升,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美丽安源,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