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赖达明、卢宁佳报道:杨勇是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龙山村的第一书记,来到龙山村任职帮扶一晃就是5个年头。
受重任,下定决心坚定信念
2015年9月,当局领导找杨勇谈话,组织上要派他到龙山村担任第一书记时,他也有过犹豫。本身年纪较大,四十几岁,上有80多岁的父亲左手残疾且确诊癌症晚期,下有在南昌读高中的女儿,妻子在新余上班,一家人几地分居。面临要离开单位去离家几百公里远的山区工作,心里多少放心不下。但他却又想到共产党员要随时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便坚定了信念,毅然下定决心,服从组织分配。
能够为山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受到组织的信任予以重托,他没有立场推脱,杨勇长时间以来用真心真情、韧劲实干赢得了当地村民对他的支持与信任,成为村民们亲切称呼的“老杨”书记。
访民情,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
乡里领导考虑到龙山村较偏远,没有食堂,想让他在机关住宿,白天去村里开展扶贫工作就行。可杨勇认为既然来了,就要深入第一线,才能把工作做得扎实,他婉言拒绝:“既来之,则安之,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这样更利于工作。”为了让龙山村早日脱贫,杨勇想办法,跑项目,多方争取资金。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他带领村干部搞设计,拆旧房,征田地,抓施工,年复一年,人变黑了也变瘦了。有时为了推进项目,难免跟村民发生矛盾,他总是反复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后总能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帮扶期间,龙山村先后完成苍下、梅子、洲上等几个新农村点的建设,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1户,贫困户入户路硬化2100余米,拓宽2条村组公路3400米。同时,完成了亮化工程,改造提升村委会办公楼院及村级卫生室,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使得龙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兴产业,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结合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杨勇积极思索,适时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龙山村的农家乐餐馆和民宿由最初的2家发展到如今的28家,并发展起3个特色种养合作社,为50多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杨梅、猕猴桃、高山茶叶、武功山紫红米、山羊、土鸡等农副产品受到游客青睐。一部分外出打工的青年也开始返乡创业。近几年,龙山村每年游客量达到10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一步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这5年,他对父亲的离世留着遗憾,缺失女儿参加高考的见证陪伴,伴随着妻子的埋怨及爱怜,他对家人有亏欠有负疚。但是与此同时,他与村民从陌生到熟悉,有的红过脸讲过口,有的成了至交成了亲人。可谓有所失去总会有所获得,“老杨”书记像一颗钉子一样,还坚守在这个小山村里,“杨”帆启航,“勇”往无前,守着那一份寂寞和淡泊,守着他的信念。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