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卖家当开荒十年 2000亩荆棘荒山变生态林场
盛夏时节,位于上栗县赤山镇新店村的龙溪生态林场,郁郁葱葱,果树繁茂,翠竹万竿,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入眼皆是画。可有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荆棘密布、杂草丛生、连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都不肯要的一座荒山。
荒山的蜕变还要从2010年说起。时年39岁的易洪元正值壮年,生活也还优越,可他偏偏不甘于平庸,盯上了没人要的荒山,带着变卖家当筹集的上百万元资金,从萍乡市区回到老家新店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承包了2000多亩荒山,开启了他的开荒创业“圆梦之旅”。
“新店村是我长大的地方,很有感情,所以我就想把荒山承包下来,植树造林、造福乡亲,让荒山变成绿水青山,为家乡做点贡献,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易洪元向记者道出了自己内心的初衷,“我父亲在村里当了24年的村主任,爷爷是一名老红军,自己当过兵,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想继承父辈的艰苦朴素、踏实肯干的优良传统,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体现自己的一份价值。”
梦想虽然很美好,可逐梦的过程却十分艰辛。穷山僻野,既没水又没电,进山没有路,干活没人帮,开工之初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十年来,易洪元遭受过冷嘲热讽,经历过饥寒交迫,无论是蚊虫蛇鼠的叮咬,还是股东集体退股,甚至是至亲之人的苦劝,都无法撼动易洪元开荒、种树、修路的决心。
妻子刘金斌看到一股子拗劲的丈夫易洪元,既心疼又无奈,但也被他的坚持所感动,起初帮着丈夫洗衣服、做饭,最终也加入到了改造荒山的战斗中。此后,夫妻二人成了这座荒山上唯一的一户人家。“当初好不容易把家里条件过好了,又何必再来吃这个苦头,特别是前面几年,连买米都没有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刘金斌说,每次劝他放弃,他都笑一笑地说既然上来了,就要为家乡做一点事,能开出一亩是一亩。
荒山造林是长期投入,投资大、见效慢,易洪元却乐此不疲。这里的每一片绿色,都浸透着易洪元的辛劳和汗水。他那黝黑的脸上见证了曾经的风吹雨打,他层层老茧的双手以及满头过半的白发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创业时还是不惑之年的易洪元,现已年近半百,名副其实的变成了一位“迷彩大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年间,易洪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进行了基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打造与升级改造。特别是,近年来,林场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坚持多种生态融合发展的经营理念,林场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升,初步建成了集有机种养殖、农产品精加工、果园采摘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示范基地,每年平均接待前来休闲旅游的游客5万人次以上。龙溪生态林场还先后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江西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江西省森林康养体验基地”“萍乡市十佳森林旅游景点”等称号。2019年8月,被上栗县双拥办、上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确定为“双拥示范基地”和“退役军人创业基地”。
初心不改回报梓桑 带领父老乡亲勤劳致富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易洪元开垦荒山种植了油茶、毛竹、猕猴桃、玉观梨、黄桃、杨梅、脐橙等经济林近500多亩,养殖猪羊500余头,鸡鸭鹅近5000只,还搞起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民宿旅游接待,产业是越做越大,且多元化。
荒山复绿,易洪元又开始想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共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于是,他细分生态林场抚育竹林、果树除草、施肥、打药、剪枝、挖笋、制作干笋、熏腊肉、种菜等工作,让当地群众有事可做。目前,已为当地解决100多名村民的务工问题,帮扶贫困户35人就业,每年发放贫困户帮扶资金70万元。
为了一同致富,易洪元还自费17万元从外地学来干笋种植和制作工艺,结合多名专家的建议,改良创新干笋种植和制作工艺,免费培训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学习技术,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上栗县赤山镇新店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黄招元告诉记者,易洪元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生态环境,还带动村民走上了一条产业发展之路,特别是通过提供就业平台,让贫困群众实现足不出户的家门口就业。
新店村7组的易光辉是一名贫困户,在林场主要帮着打理果园,每月根据工作量也有一两千元的收入,“易总对我们都很关照,过节也都会给我们发福利,在易总的带动下,我们家里养了鸡鸭猪,现在家庭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易光辉说。
今年43岁的易萍华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做过手术,加之家里还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于是来到了易洪元的林场工作,至今已有3年时间。易萍华介绍说,前几年都在外面打临工,省吃俭用来补贴家用,生活始终不见起色,后来,夫妻俩相继都来到林场来工作。“在林场工作既有稳定的工资,还可以照顾家里,真好!心情好,身体就自然好。”易萍华笑呵呵地说道。
出于一个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感,易洪元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始终坚持把奉献精神当作永恒的价值追求,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我创业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和老百姓帮助了我,现在自己慢慢做起来了,我也应该回报社会、回报村民,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问起易洪元的初心时,他动情地回答。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