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642308157@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理响萍城  >  兴萍时评
鼓励“反向春运”擦亮春节文化韵味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20-01-03 17:30:28  编辑:肖文忠  作者:谢廖全红[ 浏览字号: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公布《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铁路要进一步强化12306网站技术防控,发挥候补购票等有效手段,维护公平的网络购票秩序,做好电子客票试点推广等工作,推行回空方向列车票价优惠措施,鼓励“反向春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路不同”。当各大超市、商场里的春联挂满墙面,音响里传来喜庆的祝年歌的时候,预示着春节的大幕即将拉开。中国人的春节,是在近30亿人次流动的背景下展开的,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展现中国活力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的回家路增添了些许阻力。近些年来“反向春运”的兴起,从另一“方向”盘活了不少家庭的团圆,同时也引发了些许疑问:家乡的父母来城里过年能获得归属感吗?能感受到地道的春节文化吗?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从交通部门的简单增加运能,到大力推广“电子客票”的智能出行,再到提供顺利的换乘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反向春运”这股社会新潮不断与传统运输模式瓦解鸿沟。特别是包含铁路部门在内的交通运输企业进一步重视消费者需求,增强市场迎合力的同时,也在越来越重视旅客内心的感受。例如今年春节前夕媒体报道,一对老夫妇由西部某县城坐火车去往上海的儿子家,一边吃着餐车工作人员煮好的饺子,一边指着正在贴窗花的列车员对记者说:“上车前还怕过年的火车上冷清,没想到能体会到列车上浓郁的年味,真好!”列车工作人员的这一做法向人们传递了积极信号,引导“反向春运”中的人们与春节的文化韵味在火车上同频共振,让人们即使在外地过春节能体验春节文化,增强归属感。

      值得肯定的是,“反向春运”被首次写入春运工作指导意见,正式进入有关部门的决策视野,是一次十分利好的文化助推。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在列车上精心准备的年味文化大餐外,城市里的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多彩的文化联谊活动来提高娱乐性、群众性。试想,五湖四海的父老乡亲来到同一个城市里,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各地过年风俗、家乡文化彼此交融,定能呈现出一个多彩的春节,让来到城里过年的老人和留守儿童能乐在其中。

      春节意味着团圆。但是,返乡的车轮跑得再快,最终都抵达人们柔软的内心。细看“反向春运”与“返乡春运”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中国迅速发展的隐喻:让普通民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而无论是哪一种春运,都是需要以包含铁路部门在内的交通运输企业为载体,以包含医疗社保在内的民生服务,以包含文化中心为精神输出所带来的归属感和节日气氛。

      春运时即最忙日,“反向春运”的语境如今愈加明显。笔者相信,包含铁路部门在内的交通部门、科教文卫等社会职能部门不断检验、夯实自身发展成果,擦亮文化底色,提高运营质量和服务质量,让老乡们的“反向回家路”增强归属感和春节气氛。

      文/谢廖全红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012]0135-00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