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叶斯妮、通讯员邓琪报道:近年来,萍乡市安源区横龙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以更有温度、更暖民心的措施纾解群众急难,“兜”起了群众幸福,“答”好了新时代民生答卷。
“一门通办”让群众少跑腿
过去,居民办事常常要在多个地方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走进横龙街综合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民政、社保、就业等业务窗口整齐排列,居民有序办理业务,一切都显得高效而便捷。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横龙街道整合资源,实现了业务大厅化办公,让居民“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在加强街道下辖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的基础上,横龙街不断延伸服务阵地,将党群服务与多元化的文娱活动集成,定期开展健康义诊、就业创业、科普宣传等便企利民服务,不断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的吸引力、服务力,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2场,惠及居民1200人次。
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横龙街 供图)
“充电无忧”解民生难题
“以前每次骑电瓶车回家都找不到车位,现在小区增加了停车棚和充电桩,使用很方便,再也不用从家里拉线充电了……”塞纳名城小区业主黄先生表示,过去乱停车、充电难等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街道工作人员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居民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针对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横龙街迅速响应,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实地摸排,制定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计划,并火速调配施工队伍,全力推进充电桩的安装工作,确保社区居民能够尽快享受到安全、便捷的电动车充电服务。
目前,共建成完善44处充电车棚,最多可容纳567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有效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难问题。
横龙街就业之家(横龙街 供图)
“就业之家”促稳定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网格员走访时发现部分居民因缺乏技能而难以就业,横龙街就业之家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助他们报名参加技能培训和招聘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多居民已经找到理想的工作,生活迎来了希望和变化。红星社区居民李先生感慨道:“没有街道和社区的帮助,我可能还在家里发呆呢,现在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家里人都非常开心!”
为了帮助居民解决就业困难,横龙街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定期举办招聘会,精准对接求职居民与企业需求,搭建起“供需见面”的桥梁,促进人才与岗位的有效匹配。此外,该街还充分利用“5+2”就业之家这一创新服务平台,全方位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便捷化的就业服务,助力居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横龙街正以“绣花”精神,将细微之事妥善处置,将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将复杂难题圆满解决,以实际行动不断增进民众“微小幸福”,绘就民生福祉新图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