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搭平台 设中心 建基地
萍乡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2025-03-31 17:52:40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王恬    作者:邱玥 刘启红 彭淑英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今年以来,有着“中国电瓷之都”之称的芦溪县正着力推进高压电瓷电气共性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芦溪电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下功夫突破电瓷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袁志勇表示。在以他为首的团队努力下,攻克了产业技术难题。该县借力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推动电瓷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近年来,萍乡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通过开放合作,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一产业一平台一中心一基地”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需求,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搭平台。萍乡市各县(区)围绕主导产业,聚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深化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积极推进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前,该市已建设安源科创中心、湘东区工业发展科研中心、江西电子电路研究中心等6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市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也在快马加鞭建设中。去年7月,萍乡市与南昌大学共建的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正有序推进。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为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加力。

  设中心。在搭建平台的基础上,萍乡市攥指成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该市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通过现有的研究院和创新服务中心,构建市科技部门牵头、县(区)分中心协同、企业为主体的市、县(区)、技术孵化平台(中试基地)三级联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此外,按照“一中心五平台”总体布局,该市投资1亿余元建成省内首个由设区市政府在省外设立的“飞地”科创中心——萍乡(长沙)科创中心,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累计进驻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人才38名、高端创新团队20个,入驻科技型企业16家,已促成15家入驻企业与全国各大高校开展28项技术转移合作项目。

  建基地。中试基地作为从“研”到“产”的中间站,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核心环节,萍乡市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对接。目前,该市与中国科学院、电子科大、山东工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了8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积极融入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取得明显成效。萍乡顺鹏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设的半导体先进陶瓷材料中试基地,聚焦通信、电子电力、汽车电子等领域,研发高性能氧化铝陶瓷、碳化硅、氮化铝等材料在半导体制造装备中的应用。

  科技创新的有力推进,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激活萍乡产业发展“一池春水”。目前,该市拥有省级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0家,增长率为全省第一;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5家,创历史新高。全市17人入选省级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5个创新团队和个人入选省级人才工程,新增省级创业团队1个。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4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玥、刘启红 通讯员彭淑英)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642308157@qq.com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新闻热线
座机:0799—6321110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萍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