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绘新程:雅俗共赏指韵传
2018年秋,九三学社宜春书画院揭牌仪式上,肖洪波接过韩启德院士题写的匾额时,掌心微微发烫。这个由旧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承载着他更宏大的文化抱负:要让指掌画走向大众生活。
他首创的“非遗+”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建的昱昇美术馆,让指掌画与高温颜色釉碰撞出《青花指韵》系列;定期举办的公益拍卖会,既为困难学生筹集善款,又让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每年组织的“画家驻留计划”,吸引全国200多位艺术家来明月山创作,形成独特的“艺术生态圈”。
最富创意的当数“身体绘画工作坊”。在这里,游客可以赤脚蘸墨,在十米长卷上集体创作。肖洪波作示范,只见他忽而腾挪似武,忽而运掌如舞,将八极拳的刚猛与萨克斯的韵律注入创作。这种跨界融合的教学法,让指掌画在短视频平台收获百万点击,“90后”学员占比超过四成。
三重奏鸣:武者雄风乐者魂
熟悉肖洪波的人常说,他有“三头六臂”:清晨是龙泉山上吹萨克斯的“隐士”,上午是画院授课的“导师”,下午变身为陶瓷美术馆的“商人”。这种多重身份的切换,在他身上却呈现出奇妙的统一。
“习武练就的臂力,让我能连续作画六小时;音乐培养的节奏感,使画面产生韵律美。”在画院顶层的私人博物馆里,肖洪波向我们展示他的“艺术武器库”:定制卡纸按照吸墨性分12个等级,矿物颜料研磨细度精确到微米级,甚至连工作服袖口的裁剪都经过特别设计——只为在运掌时减少阻力。
这种极致追求也体现在企业管理中。他主导研发的“数字指掌画教学系统”,通过运动传感器捕捉创作轨迹,已获得三项国家专利。但令人动容的,是他坚持二十年在湘赣边界的山区小学,手把手教留守儿童用手指作画,“孩子们的掌纹印在纸上,就是最生动的乡土记忆”。
时代长卷:指掌春秋谱新章
夜幕降临,宜阳画院的露台上飘起《茉莉花》的萨克斯旋律。肖洪波望着明月山的方向,说起新作《长江新卷》的构思:“从唐古拉到崇明岛,我要用三十年见证的变迁,画出母亲河的时代脉搏。”月光洒在他布满老茧的掌纹上,那些深浅不一的沟壑,恰似长江水系图。
从萍乡少年到指掌画传承人,肖洪波用40年在指掌间书写着文化传承的当代叙事。他的故事印证着:真正的艺术传承,不仅是技法的延续,更是将生命体验熔铸为时代印记。当千年前的指画传统与当代创新在此相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艺术家用毕生心血绘就的文化长卷正在徐徐展开。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