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社会聚焦
湘赣边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2024-10-17 19:10:43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王恬    作者:刘兴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文旅合作互融

  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风景秀丽,清澈的萍水河仿若一条灵动的绸带,蜿蜒向西,流入湖南,以渌水之名,汇入湘江。

  为共同保护一河清水,2019年,湘赣两省建立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如果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湖南补偿江西;反之,江西补偿湖南。3年后,萍水河治理有方、水质达标,萍乡成功获得补偿资金,两省又继续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

  清水相亲,湘赣有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带来的是双赢,也是两省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湘赣两省共同推进省际流域水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物等联防联控联治,长沙、宜春、九江、株洲、萍乡等定期联合开展跨省巡河护河、联合执法行动,湘赣省界金鱼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协同开展省界候鸟保护,遂川县、桂东县、炎陵县成立护鸟联盟,共护三县接壤处的全国第二大候鸟迁徙通道——千年鸟道。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留住了青山绿水,也为湘赣两省的旅游业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每年冬季,宜春市铜鼓县七星岭滑雪场都有许多来自湖南的游客。“从长沙开车到铜鼓只要1个多小时,很适合全家一起来度假。”今年春节,来自长沙的吴女士一家来到七星岭游玩,一睹“南方雪乡”的冬日风光。

  “为全力推进‘湘客入铜’工作,我们开发了不同的旅游产品,开通铜鼓至长沙的旅游直通车专线,每年还安排10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鼓励铜鼓开展研学游的机构和旅行社等,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拓宽湘赣边客源市场。”铜鼓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陈龙表示。

  一边是“湖南如此多娇”,一边是“江西风景独好”,湘赣两省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是彼此的重要客源地。

  据了解,湘赣两省25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建立宣传推广联盟。江西萍乡与湖南长沙、株洲、湘潭开展美景互推、客源互送、干部互培、文旅互融合作,湘籍游客占该市景区游客三成以上。

  目前,湘赣两省正在合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共同打造文旅品牌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井冈山至韶山红色专列串联起沿线62家景点景区,覆盖示范区24个县(市、区)的“初心源”文旅一卡通整合了300多家景区,累计带动文旅消费1.6亿元。

  共享民生服务

  不久前,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曾坊村村民欧阳启生肾结石复发,来到湘赣边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就医。“我接受的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这种医疗技术和服务。”欧阳启生说。另一边,在湘赣边应急医疗救治中心中医馆做完理疗的浏阳市文家市镇村民杨述喜说:“这里医疗条件比较好,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从家里过来也就十几分钟。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刷医保卡直接结算,非常方便。”

  慈化镇地处湘赣边陲,为两省三市四县八乡(镇)交会处,人口密集。为方便该区域群众就医,袁州区整合慈化镇周边医疗卫生资源,筹资1亿余元建成湘赣边应急医疗救治中心,进一步提升了湘赣边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

  从教育到医疗,从交通到住房……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是近年来湘赣边百姓感受到的深刻变化。据介绍,湘赣两省已签署“跨省通办”APP联盟、数据共享应用等合作协议,政务APP实现一地登录、跨省互通,“湘易办”和“赣服通”相互输出2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身份证、电子结婚证等电子证照跨省互认。

  两省还共同建设“赣湘云”大数据平台,推动湘赣边区域24个县(市、区)的数据互联互通。此外,积极推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建设,累计引进59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11项技术填补江西省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

  “宜春、九江、长沙、株洲等湘赣边10设区市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已经全部纳入。”江西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异地就医管理科科长张晓锋表示,今年上半年,两省10设区市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3.16万人次,发生医药总费用8653.21万元,医保基金支付5067.32万元。(经济日报记者刘兴)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