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的伯乐智能装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调试数据、组装零件、测试性能,不远处70余台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注塑机整装待发,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占地236亩、总投资30亿元的伯乐智能,是安源区新引进的一家集高端注塑成形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4月,该公司一期厂房正式投产,今年产值预计可达4.5亿元,亩均产值近700万元。
“这些地在之前的企业手中,亩均产值和产能一度几乎为零。”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源分局副局长陈富南告诉记者,伯乐智能所在的地块,此前曾有粉末冶金、钢铁冶金、水泥生产三家规模小、污染大、产出低的传统产业企业,属于典型的散、乱、小低效用地。
“为了盘活这些被浪费的土地,安源区政府牵头建立了‘府院联动’‘并联审批’等多部门协同共治的低效用地处置机制。”陈富南介绍,该区通过资产推介,前置用地标准,充分发挥政府和法院在资产核算、债务清算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打通土地、厂房等资产的诉讼和处置环节,实现“盘活资产、引进项目、出清企业”的良性发展。
同样一块地,换了“打开方式”,效果截然不同。近年来,这样的故事不断在萍乡上演。
在安源区南正街,伴随着夜幕降临,整条街道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在这里,沸腾的烟火气与古色古韵“撞了个满怀”。很难想象,南正街在2015年之前还是一片由老旧房屋、违章建筑组成的棚户区。
“南正街在20世纪80年代曾是萍乡市区最繁华的地方,后因经济中心转移,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原因逐渐没落。”萍乡市南正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汉宜说,为了让老街焕新颜,该市将南正街土地性质由商住混合用地改变为商业用地,同时引入社会资本,走市场化经营道路。如今的南正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老工矿城市,资源供给不足是萍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该市始终致力于打造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然而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的低效产业建设用地,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掣肘。
为破解“用地难”,萍乡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低效土地开发利用力度,让“低效闲置存量”变成“高效优质增量”。根据重点项目需求整合土地资源,优先推荐使用存量土地,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各类重大、产业、民生项目应供尽供。建立低效用地认定体系,明确各类低效用地认定标准;根据不同低效用地类型,探索不同盘活途径;打造、梳理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与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经验。今年,该市上报低效用地102块,总面积5646.24亩,其中3867.89亩已纳入再改造开发。
记者了解到,今后,萍乡还将对低效用地进行深入研判,筛选具有代表性、可实施性强的典型项目,加强政策集成,形成系列政策“工具包”,构建片区综合开发、宗地改造开发、储备地块过渡性开发、地上地下立体开发等多种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创新机制。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记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