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记者7月1日从省人社厅获悉,江西省大力推进“5+2就业之家”(简称“就业之家”)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去年11月,江西省首家就业之家——慧谷省级就业之家成立,此后,就业之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就业之家1.1万余家,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超10万家,沟通对接106.4万人次。
上饶市就业之家正在进行直播带岗。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摄
就业之家建设过程中,各地坚持“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一个目标,采取“政府+市场”“线下+线上”两种路径,突出“数据归集、解决问题、重点群体”三个重点,落实“县区发动、基层搅动、一码联动、服务流动”四轮驱动要求,积极打造江西省就业之家品牌形象。
双重路径,拓宽就业路。就业之家建设坚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时发力,强化政府的就业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责任,健全就业之家建设推进机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激励政策并充分调动市场机构的作用。如崇义县过埠镇探索由劳务经纪人领办乡镇就业之家的方式,解决了人员聘用和日常运营维护问题。此外,线下构建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线上开发就业之家求职招聘软件,统一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新格局。
三个重点,念好服务经。当前,全省就业之家建设已进入全面建成的关键时期,各地突出数据归集、突出解决问题、突出重点群体,汇聚归集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求职招聘信息,实现求职招聘信息精准匹配、主动推送,满足服务对象更多就业服务需求。宜春市多维度开展岗位归集工作;鹰潭市建立就业之家“家长”制管理办法;南昌市新建区搭建一站式农民工就业服务平台……全省各地人社部门坚持需求导向、问需于民,积极打造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重点群体就业赋能,书写稳就业“幸福答卷”。
四轮驱动,打好“组合拳”。注重县区发动。县、区人社部门是基层就业之家建设的一线指挥部。在南昌高新区,县乡村三级就业之家已实现全覆盖,为让“找工作,到就业之家”深入人心,区本级就业之家每周三组织园区重点缺工企业举行现场招聘会,实现常态化招聘。实现基层搅动。就业之家建设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低成本、集约化建设,充分调动体制内各方资源和网格员、市场化等人员力量,做实就业服务。永修县三角乡结合当地稻虾种养产业,形成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产业的格局。强化一码联动。为让就业之家广为人知,各地加强就业之家二维码宣传推广,萍乡市安源区推出的就业之家系列短剧,受到当地群众欢迎。促进服务流动。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服务渠道,让就业便民服务更贴心。
“建成用好就业之家,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叶志忠表示,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将充分调动各方面、各领域力量,不断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稳就业合力,推动就业之家提质增效、出彩出新。(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