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不是钱买来的”,九江市彭泽县上十岭居民黄大银和方腊梅嫁四女未收彩礼,在当地传为佳话;“只收祝福不收礼”,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松山村村民温新华和崔小华宴请亲朋拒收礼金,引得村民争相效仿;通过《红白理事会章程》,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道日星社区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向建华带领400余户居民大刀阔斧除陋习,杜绝奢靡之风。
8月28日,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系列群众推荐评议活动先进典型公布,向建华、黄大银和方腊梅夫妇、温新华和崔小华夫妇分别被评为弘扬新风“好理事长”、不要彩礼“好岳父母”以及婚事新办“好公婆”。
◎文/图江国稳新法治报全媒体首席记者吴强
向建华讲解《红白理事会章程》
嫁四女均未收彩礼
“金钱不能衡量感情,好的婚姻不是钱能买来的。”婚前,黄大银和方腊梅向女儿黄彭宝及其男友陈扉交代,“两个人奋斗出来的幸福,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2017年,黄彭宝在南昌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时,经人介绍认识了陈扉,彼此的印象都不错。到了谈婚论嫁时,按照当地风俗,陈扉需要准备彩礼。而陈扉来自单亲家庭,母亲是下岗工人,家里没有多少积蓄。
彩礼问题让不善言辞的陈扉犯了愁。“我不想给母亲增加负担,更不想空着手去提亲。”思来想去,陈扉瞒着母亲,怀揣6.8万元赶赴九江市彭泽县的女友家提亲。
令陈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提及彩礼时,女友父母直接拒绝了,他们还拿出3.2万元凑齐10万元,作为小两口今后的生活保障金。
“金钱不能衡量一切,你们幸福美满才是我们的心愿。”陈扉介绍,当时女友父母还不断鼓励他。
黄大银和方腊梅“零彩礼”嫁女儿在当地传为佳话。记者了解到,黄大银和方腊梅育有4女,黄彭宝是最小的女儿,之前3个女儿出嫁都未收彩礼。
“别人说什么不重要,女儿们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的只要看到孩子生活幸福,一切都值了。”方腊梅说。
如今,黄彭宝和陈扉育有2个小孩,已退休的黄大银和方腊梅来到南昌帮女儿照顾孩子。
只收祝福不收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身体力行讲文明、树新风,引领村民破除陈规陋习。”51岁的温新华是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松山村的一名村干部,他和妻子崔小华育有一儿一女。
今年1月,温新华的儿子准备在家举办婚礼。“本来有30桌客,我们觉得太过铺张,决定只请一些较近的亲朋好友一起聚聚。最终简办婚宴,只有10桌。”温新华介绍,他是一名村干部,理应作表率。
参加婚礼的宾客带着礼金而来,被温新华和崔小华婉拒了。“我们只是请亲戚、同事和部分村民一起聚聚,共同见证我儿子的幸福时刻,不收礼金。”对此,村民们纷纷点赞。
“温新华不要彩礼、不收礼金的行为难能可贵,值得大家学习。我以后嫁女儿、娶儿媳也会这样。”村民温名玉说。
当地村民温柏生、温夏生等人无论是娶亲还是乔迁新居都只收祝福不收礼。如今,在松山村,越来越多的人争做“请客不收礼”的践行者。
除陋习成婚俗风向标
“社区倡导新风尚,如一阵春风,吹散了攀比和奢靡,送来了勤俭与和谐。”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道日星社区81岁的向正光看着社区的变化,脸上挂满了笑容。
此前,每逢婚丧嫁娶,该社区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盛行。2015年,萍乡市湘东区开始逐步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社区“两委”及理事会牵头,深入群众听取意见,针对婚丧嫁娶中一些可以剔除的陋习以及一些烦琐的环节作出规范。2016年,居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红白理事会章程》成为大家都认可的公约。
2022年10月,日星社区三组一位86岁的老人离世,老人的大儿子希望请戏班前来演出,但社区有丧事简办的要求,因此他内心十分矛盾。
“他有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根据丧事简办的要求,不建议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祭奠父亲。”向建华介绍,老人的小儿子是日星社区三组小组长、居民理事会成员之一,“他是移风易俗工作的践行者,应当起带头作用”。
通过老人小儿子做工作,最终全家人都打消了请戏班的念头。此后关于婚丧嫁娶的新规逐步建立起来,经过民主评议和表决,“婚事不请庆典礼仪、不低俗闹婚;丧事不请道官等,奖励1000元”的新规被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
2019年,日星社区根据上级部署推行殡葬改革。这一年,向建华的父亲因病去世,身兼社区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向建华面临两难抉择:“我父亲生前最后的要求是土葬,但政策不允许。”
“我是党员,也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如果我不带头,以后有什么资格去做别人的工作。”向建华向亲人解释,最终获得了亲人的理解,也深深影响了其他居民。
“提倡婚事只吃一餐,每桌的标准不超过500元(含烟酒)”“提倡不收礼或只收随礼,随礼标准不超过200元/人”……如今,除陋习成了该社区婚俗风向标。
“其实大部分居民都愿意简办红白喜事,有了统一的标准,大家就不会盲目攀比,也可避免随礼时的尴尬,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友善。”居民向正光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