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晨
“新鲜的玉米,刚从地里掰的玉米……”近日,在万龙山乡桂花村的一块玉米地里,全国人大代表、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正拿着一棒玉米向直播间的网友们“吆喝”。看着直播间不断增长的订单量,种植这些玉米的刘祖春激动不已,冲着谭新萍竖起大拇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今的乡村治理需要我们走‘新’更走‘心’,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群众的需要,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谭新萍说。近年来,谭新萍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铺就致富路,先后获得萍乡市“三八红旗手”、江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我看好武功山的旅游发展前景,更看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淳朴民风。”几年前,在外工作的谭新萍发现越来越多游客到武功山旅游。“如果能利用好茅店村作为武功山门户的地理优势,将农户的土特产品销售给来往游客,那该多好呀!”想到这里,一个计划在谭新萍心中悄悄萌发,那就是搭建电商平台,成立直播团队,通过线上渠道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
直播初期,专业人员不足、服务不完善、选品单一……这些都曾令谭新萍在无数个深夜辗转反侧。但面对农户们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谭新萍又总能获得前行的力量。她一边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授课,一边在网上自学怎么建网店、发布信息,怎么扩大影响、吸引消费群体。
谭新萍逐步探索形成“品武功美食,游武功美景”的直播特色。近三年来,其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户卖出各类土特产1000余万元。看到村里许多家庭主妇平时喜欢拍摄抖音短视频,于是谭新萍邀请专业培训团队到村里开展直播培训。“感谢谭书记帮我实现了直播梦,让我每月增加了2000多元的收入。”经过直播培训后成为助播的李云华说。
“宅改”改出村民新生活
谭新萍所在的茅店村人口多、房屋密,以前到处都是猪圈、牛圈、危房、杂物房和空心房,村民进出村庄需要通过几个1米多宽的小胡同。谭新萍深知茅店村推进“宅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谭新萍一家一家上门做思想工作,耐心地与村民解释“宅改”制度以及将会给茅店村带来的新变化。
在谭新萍与其他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茅店村已累计拆除“三房”96栋5000余平方米。“除了改善人居环境外,充分利用茅店村的地理优势,构建‘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发展格局,这也是我们村干部积极思考与创新的方向。”谭新萍说。
在收集广大村民的意见并召开多次村干部会议后,茅店村将在“宅改”过程中复耕复绿的820平方米用于景点建设,目前已成功建成省3A级乡村旅游点白鹭苑。“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完善了,风景更优美了,来到村里旅游消费的游客也更多了,我要给谭书记以及其他村干部们点个大大的赞!”村民李建秋高兴地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