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荣光闪耀 文明创建生辉
去年6月,100多位2021年以来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西好人”,以及第五届萍乡市道德模范和2021年度萍乡市“最美人物”,在安源大剧院齐聚一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饶小亚、“中国好人”段华胜、萍乡市道德模范贾君婷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是萍乡的道德坐标、最佳代言,是“最美转型城市”的“美丽风景线”,是昭萍儿女学习的榜样。全市宣传思想战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时代新风、造就时代新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厚植道德沃土,构筑文明高地。
在抗旱一线,勠力同心。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冲锋在前,到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奋力筑起保生产保生活保民生的安全带。
在抗疫一线,众志成城。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逆风前行,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袋袋米、一捆捆菜……一件件生活物资凝聚起抗疫必胜的信心,传递着人间温暖。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要求,对标对表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构建红色基因传承常态长效机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区,深入挖掘红色基因价值内涵,圆满举办了纪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安源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探寻安源精神的时代价值。
道德之美滋养人心。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选树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常态长效,党员干部进社区开展抗击疫情、环境整治、为民服务等志愿服务5.2万人次,先后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7名、“中国好人”95名。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志愿者肖玉玲入选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萍乡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萍乡市曙光救援队分别获得2020-2021年度“江西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江西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抗疫类)”称号,甘公荣、肖柳分别获得2020-2021年度“江西省优秀志愿者”“江西省优秀志愿者(抗疫类)”称号。
文明实践成风化俗。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龙头推进文明创建工作,通过项目化、清单化、精准化方式,坚持创建为民,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结合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持续在环境卫生、城市管理、窗口服务、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生态环保以及车位、学位、床位、厕位等“七位”问题上下功夫,新增养老床位1937张、托位610个、学位900个、车位2.8万余个,支持改造老旧小区215个。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工程”,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从安源山下到武功之巅,从萍水之滨到罗霄山下,文明新风吹遍昭萍大地。
文化建设繁荣 文旅融合深化
旅以彰文,更能释放动能;文以化人,尤能凝心聚力。2022年春天,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萍乡孔庙进行了自清代以来最盛大的一次重修。经过重新修缮布展,萍乡孔庙试运行开放后,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感受悠长深厚的楚萍文化。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化、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特色区建设。
突出改革创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产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2.4%跃升至2022年的19.0%;招商引资成效显,积极做好了2022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北京)招商推介会;政策扶持力度大,持续扩大“文企贷”知晓度和覆盖面;文化体制改革深化,2022年实施的改革任务22项,目前已经完成15项,其余7项正在序时推进。
注重地方特色,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积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歌曲《农民万岁》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领航新征程》;我市原创大型萍乡采茶戏《一枝枪》亮相第十二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并获得大戏新创剧目剧目奖、表演奖、优秀演奏奖、优秀舞美设计制作奖;美术作品《我家脱贫了》成功入选第三十届中国艺术节展览;圆满完成了第十六届省运动会闭幕式接旗仪式环节“萍乡八分钟”表演《2026,萍城相见》。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坚持守正创新,努力争创一流,汇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奏响奋进新时代的雄浑乐章。
历史华章,总在奋力拼搏中续篇;时代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展开。站在新的起点,我市宣传思想战线将继续坚守使命,以实干实效汇聚起奋勇拼搏、创优争先的磅礴伟力,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萍乡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