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吕 芳报道:2022年上栗县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30.2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与2021年相比下降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改善率幅度全省排名靠前,空气质量创下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
上栗县位于萍乡市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地带,主导风向多为东风、东北风、西北风,在东风、东北风的主导风向下,上风向长株潭地区颗粒物浓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不易扩散,不可控的外部传输影响加上2022年持续高温少雨的不利气候条件,对上栗县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高度重视 建章立制
为推进臭氧与PM2.5协同管控,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栗县延续由环委会各成员单位组成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班,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制定了《上栗县2022年度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上栗县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攻坚方案文件,统筹高效推进,跟踪落实进度,适时工作提醒,匠心打造上栗好“气质”。
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
各部门和乡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抓好“三烟”“四尘”管控工作,定期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进一步提升县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控制水平,同时依托大气网格化,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走航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调度相关部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反馈。按照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部署,提前谋划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组织多部门形成5个行动组开展“零点行动”,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医疗单位、餐饮单位、道路车辆进行随机抽查、突击夜查,发现问题24起,现场督促整改22起,限期整改2起。
科技赋能 高效治污
搭建上栗县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网络平台,通过已建成的空气微站、乡镇站、高空瞭望塔、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等多元监测数据,紧盯本地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和重点工业企业排放数据,第一时间发现数据异常或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科学开展污染溯源分析,及时派发整改任务,限时处理并反馈结果,做到污染事件迅速发现——精准溯源——高效处置——及时反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目前,平台已建立20个空气微型站、7个乡镇站、10个高空瞭望塔、19家联网企业在线监控等多元监测数据。同时,配备了无人机、走航车、颗粒物激光雷达等高科技监测设备,实现大气污染全方位、多维度监测管控。
在接下来的新征程上,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将继续锲而不舍、砥砺奋斗,多措并举提升上栗“气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