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睿佳、记者吴申良)今年以来,萍乡经开区以打好“五大战役”和“在五个方面争创一流”为奋斗目标,不断筑牢基础,积蓄潜力,激发活力,强攻快进,赶超跨越,全力以赴做强工业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至5月,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6.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2.18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技改投资完成8.36亿元,同比增长147.1%;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预计实际进资51.6亿元,增长9.8%;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735万美元,增长13%,完成现汇1794万美元,外资和现汇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完成外贸出口84亿元,增幅25%,总量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
平台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经开区通过强化市级工业平台建设与腾笼换鸟双管齐下、双向发力,努力把工业发展的基础夯实、底盘做大。在推进市级工业平台建设中,该区班子成员带头涉深水、破坚冰,彭高、福田两镇挂图作战,区属各部门全力协助,一期范围内203户19天完成全部签约,20天实现全部拆除,刷新了“经开速度”。全力推进腾笼换鸟,积极盘活存量资源,今年计划收购低效闲置企业13家,盘活土地557亩,目前已收购2家,共199亩。总投资50亿元的创普斯新能源项目,通过腾笼换鸟,利用华朋实业162亩土地顺利实施。同时,该区把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抓紧抓细抓实,重点在规划引领、平台搭建等五方面下功夫,规上企业“上云率”100%。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切实解决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一方面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以及人才、装备、信息等资源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专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作用,为推进产学研对接牵线搭桥,组织院校、科研单位与区内企业开展双向交流,联合技术攻关,如借助湘赣边区域合作推进大会召开的“东风”,成功推进了鑫通机械与中南大学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江西省凿岩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目前,该区已打造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26家,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及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1家。
招大引强积蓄高质量发展潜力。经开区全力推进招大引强,今年截至目前,区班子成员共外出招商22次,对接项目40余个,接待客商103批次,各部门上报招商信息120余条。认真选择好项目、大项目,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风险防范,对项目落户流程进行规范和完善,采取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小组集中研判和首位产业专家研判制度,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做好尽调,优惠政策必须由审计、财政、创投集团、法制办等部门联合审核。新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200亿元,包括2个投资50亿元的项目创普斯、森萍科技,3个投资20亿元的项目赛唯思、潮实新能源、安徽电气,还有2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宁波必创和大连金慧,涵盖了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区首位产业。同时,该区确保引进产业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建立专班服务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由责任单位牵头,倒排工期、每日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在一楼电子屏滚动播放,项目滞后的标黄通报,形成了项目建设比进度、学做法、赶工期、超自我的浓厚氛围。今年开工省大中型项目29个,总投资196.25亿元,年计划投资64.65亿元,截至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1.43亿元,年计划完成率64%;省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55亿元,年计划投资2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97亿元,年计划完成率59.8%。
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经开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和支撑高质量发展。该区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深入推进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医药食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及具有高技术、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最近,蓝翔重工、鑫通机械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产业集群渐次形成,拥有周江电子信息产业园、“新三板”新材料产业园两大主题产业园,以培育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成功认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欧丽仕、志宏安防两家企业入选省数字“产品清单”,省新基建领域大会战项目年度投资完成86.31%,列全市第一;省数字经济重点调度项目年计划投资完成50.24%,走在全市前列。目前,该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地位不断增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经开区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紧紧围绕改革这个核心,在“精”字上下功夫,财园信贷通办理从7个环节精减为3个,建设项目审批平均压减80%,招投标全过程由29天精减为25天。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12条,对亩均效益、当年通过申规入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融合发展、营收突破等12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补助扶持以及用地、财税、信贷等奖励支持,为经营主体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42亿元。梳理全区125家重点工业企业,建立健全领导挂点和企业特派员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特派员”信息上墙;特别是针对调区扩容彭高、福田区域新调入的25家企业,专门设立企业服务办公室,制定挂点服务表,坚决避免因交接造成的“服务真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在全市首推“科贷通”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入库省“科贷通”备选企业共63家,22家企业申办了“科贷通”贷款,累计放贷59笔,贷款总额1.97亿元,引导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韩睿佳、记者吴申良)今年以来,萍乡经开区以打好“五大战役”和“在五个方面争创一流”为奋斗目标,不断筑牢基础,积蓄潜力,激发活力,强攻快进,赶超跨越,全力以赴做强工业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至5月,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6.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2.18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技改投资完成8.36亿元,同比增长147.1%;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预计实际进资51.6亿元,增长9.8%;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735万美元,增长13%,完成现汇1794万美元,外资和现汇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完成外贸出口84亿元,增幅25%,总量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
平台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经开区通过强化市级工业平台建设与腾笼换鸟双管齐下、双向发力,努力把工业发展的基础夯实、底盘做大。在推进市级工业平台建设中,该区班子成员带头涉深水、破坚冰,彭高、福田两镇挂图作战,区属各部门全力协助,一期范围内203户19天完成全部签约,20天实现全部拆除,刷新了“经开速度”。全力推进腾笼换鸟,积极盘活存量资源,今年计划收购低效闲置企业13家,盘活土地557亩,目前已收购2家,共199亩。总投资50亿元的创普斯新能源项目,通过腾笼换鸟,利用华朋实业162亩土地顺利实施。同时,该区把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抓紧抓细抓实,重点在规划引领、平台搭建等五方面下功夫,规上企业“上云率”100%。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切实解决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一方面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以及人才、装备、信息等资源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专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作用,为推进产学研对接牵线搭桥,组织院校、科研单位与区内企业开展双向交流,联合技术攻关,如借助湘赣边区域合作推进大会召开的“东风”,成功推进了鑫通机械与中南大学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江西省凿岩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目前,该区已打造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26家,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及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1家。
招大引强积蓄高质量发展潜力。经开区全力推进招大引强,今年截至目前,区班子成员共外出招商22次,对接项目40余个,接待客商103批次,各部门上报招商信息120余条。认真选择好项目、大项目,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风险防范,对项目落户流程进行规范和完善,采取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小组集中研判和首位产业专家研判制度,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做好尽调,优惠政策必须由审计、财政、创投集团、法制办等部门联合审核。新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200亿元,包括2个投资50亿元的项目创普斯、森萍科技,3个投资20亿元的项目赛唯思、潮实新能源、安徽电气,还有2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宁波必创和大连金慧,涵盖了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区首位产业。同时,该区确保引进产业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建立专班服务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由责任单位牵头,倒排工期、每日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在一楼电子屏滚动播放,项目滞后的标黄通报,形成了项目建设比进度、学做法、赶工期、超自我的浓厚氛围。今年开工省大中型项目29个,总投资196.25亿元,年计划投资64.65亿元,截至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1.43亿元,年计划完成率64%;省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55亿元,年计划投资2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97亿元,年计划完成率59.8%。
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经开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和支撑高质量发展。该区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深入推进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医药食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及具有高技术、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最近,蓝翔重工、鑫通机械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产业集群渐次形成,拥有周江电子信息产业园、“新三板”新材料产业园两大主题产业园,以培育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成功认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欧丽仕、志宏安防两家企业入选省数字“产品清单”,省新基建领域大会战项目年度投资完成86.31%,列全市第一;省数字经济重点调度项目年计划投资完成50.24%,走在全市前列。目前,该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地位不断增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经开区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紧紧围绕改革这个核心,在“精”字上下功夫,财园信贷通办理从7个环节精减为3个,建设项目审批平均压减80%,招投标全过程由29天精减为25天。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12条,对亩均效益、当年通过申规入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融合发展、营收突破等12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补助扶持以及用地、财税、信贷等奖励支持,为经营主体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42亿元。梳理全区125家重点工业企业,建立健全领导挂点和企业特派员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特派员”信息上墙;特别是针对调区扩容彭高、福田区域新调入的25家企业,专门设立企业服务办公室,制定挂点服务表,坚决避免因交接造成的“服务真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在全市首推“科贷通”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入库省“科贷通”备选企业共63家,22家企业申办了“科贷通”贷款,累计放贷59笔,贷款总额1.97亿元,引导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