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获批,江西14县(市、区)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湘赣各县(市、区)如何携手合作?11月9日,萍乡市湘东区委书记何超率考察团到湖南省醴陵市学习考察,再次聚焦“湘赣边区域合作”。
江修兴、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建华/文
湘东区委书记率团到醴陵市学习考察
近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方案》提出将湘赣边区域打造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先行区、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
根据《方案》所提,此次湘赣边区域合作涉及湘赣24县(市、区),其中,江西涉及萍乡市全境和其他地市。再翻开湘赣地图,萍乡湘东区地处赣湘边界,该区有6个乡镇与湖南省相邻,是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重要节点县市,其重要位置不言而喻。
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后,湘东区委书记何超就率团来到湘赣区域。11月9日,何超率湘东区考察团到湖南省醴陵市学习考察,湘东区与醴陵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天,湘东区考察团一行先后深入醴陵市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滨华检测中心、李立三故居、一江两岸青云桥、马放塘社区、陶瓷博物馆和陶子湖生态水利综合开发项目现场,全面了解醴陵市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情况。
事实上,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中,醴陵一直走在前列,如2020年,在24个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成员单位中,醴陵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第45位、第64位,跻身全国工业百强第77位、创新百强第88位,高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域经济“活力十足”,带动发展辐射能力强。
因此,学习醴陵好的经验、好的模式也是何超此行目的所在,在何超看来,当天的学习考察,既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之旅,又是一次学经验、找办法的对标看齐之旅,也是看亲戚、谈合作的感情升华之旅,考察团一行感触良多、收获良多。
可以讲,两地主官频繁互动,也成为双方在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深化、产业发展的不断互补提升,同时,也是加强两地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方式。
赣湘建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共赢
以大屏山为省界山,醴陵与萍乡隔山相望,而一条河流绕过青山,连接起两地的绵长情感。
这条河流发源于江西,一路流经萍乡、醴陵、渌口,最终抵达湘江,全长160余公里。在赣称萍水,在湘叫渌水,叫法虽然不一样,两地人民守护一江碧水的心愿却相同。
上游湘东区聚集了钢铁、化工等企业,下游醴陵、渌口沿江布局着陶瓷、建材等产业。两年前,渌水水质多项指标长期超Ⅲ类水质标准,有些月份为Ⅳ类甚至劣于V类。
2019年7月,赣湘两省政府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双方在渌水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江西萍乡湘东与湖南株洲醴陵交界处的金鱼石断面水质为依据,若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湖南生态补偿江西,反之,江西补偿湖南。补偿资金实行“月核算、年清缴”。补偿期限暂定3年。
萍水相逢,渌水长流。截至目前,江西湘东与湖南醴陵交界处的金鱼石断面水质已连续27个月达到或优于Ⅲ类。在下游渌水入湘江口,南北两岸风光带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醴陵当地居民张乐群感慨:“以前河里都是垃圾,一股腥臭。现在干干净净,变化太大了!”
萍水之变,是湘赣边区域合作为民办实事取得实效的一面镜子。“在赣湘深度合作中,湘东将彰显积极作为,不当边界当门户。”湘东区委书记何超说道:“我们将按照‘一江清水,全域共护;一方平安,两地共建;一域发展,两省共谋’的区域合作理念,推进湘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可以讲,联合“老表”开展治山、治水、治土、治垃圾等专项行动,尤其是在萍水流域保护治理、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与醴陵交流合作,为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区环境,打造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区提供重要保障。
当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获批,赣湘边区域合作已成为拉动湘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此前,萍乡市委书记陈敏在湘东调研时就指出,湘东区要在赣湘区域合作上当标杆、走前列。要在打造产业合作平台上求突破,发挥毗邻长株潭的优势,加强与长株潭重点产业的对接合作,把产业合作园区打造成为湘东深度融入和对接长株潭的重要平台。
可以讲,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基础夯实,正当其时。今年6月,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醴陵和湘东区两地进一步达成了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互帮互助、互利共赢的共识。
再到此次《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醴陵-湘东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更是着重强调建设醴陵-湘东区域合作产业园,这是国家层面对两地区域协同发展的具体规划。
显然,随着两地经济相通、抱团发展,一个个项目落地,有理由相信湘赣合作发展已由“酝酿期”步入“蜜月期”,“愿景图”正一步步变成“施工图”。
正如何超所希望,湘东区与醴陵市共同把已有合作平台运用好,把合作机制完善好,把达成的共识落实好,在产业协作、基础互联、文旅合作、流域共治、干部互派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化合作,在赣湘边区域合作上出成果、出经验。
信息日报《政事一周》栏目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湘东区投资上百亿元建设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湘东园区,新拓展工业园区十余平方公里,着力承接引进长株潭地区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一系列湘籍企业的配套产业链。同时,近三年来,湘东区新注册成立的6400余家工商企业中,由湘籍人员投资或参股的工商企业达到3100余家,接近总量的50%。
萍乡路与醴陵通,溪上长亭草木中。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可以讲,两地都在打造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样板和标杆上发力,力争成为湘赣边区域发展的赢家。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读懂党报”“政事一周”和“市(厅)长一周”栏目已受广泛关注和好评,如果您想了解哪条党报新闻背后的深刻含义,或者想了解哪位市委书记、市长或厅长的工作动态,可致电13970088875。同时,本报也欢迎读者提供相关新闻线索,一起来为江西加油鼓劲。
数据来源: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均来自媒体公开报道,未经本人审阅。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