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史志 记者郁佳敏
“高自立一生为公,从安源到井冈山,从秋收起义到反围剿斗争……他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去世前还要求妻子回到萍乡扎根农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自立精神’……”在位于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的高自立廉洁自律教育基地,讲解员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详细讲述着一段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党史故事。丰富的史料陈列、真实的图片展示、鲜活的故事讲解,再现了高自立的伟岸形象和光辉一生,还原了他初心不变干革命的英雄事迹。
高自立(1900-1950),原名高志立,别号省烦,我市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人。1926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政委兼军委书记、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审计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政府土地部部长、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50年1月9日,他因病在沈阳逝世。
自20世纪20年代参加革命,高自立经历过安源工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是一名红色革命的将领、一名廉洁奉公的党员,更是一名正气传家的楷模。在1949年以后,身居要职的高自立因病撒手人寰,弥留之际没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却让1938年千辛万苦从萍乡来到延安参加革命的结发之妻杨竞成回乡当农民。高自立以坚定的革命信仰、崇高的革命品质、优良的革命作风,在政工、经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构筑了一座“自立精神”的道德丰碑。他信仰坚定、一心为公、忘我工作的品质对后人具有弥足珍贵的教育意义,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高家后人们秉承高自立的品性——自尊、自强、自立,从不利用他的影响谋利,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从未向组织伸手提要求。
丰碑巍立,精神永存。作为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高自立的故乡源头村在红色党建引领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有物可看、有址可寻、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红色四有村”。始终坚持“红色村”扛旗引路,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中充分升华新内涵,利用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打造连片农业休闲产业区;利用土地资源整合集约化,平整中部农业区域土地,带动经济农作物种植、观赏花木、果木采摘、水产养殖等农旅体验综合项目。积极推进“红色基因+农村旅游”模式,接待省内外学员游客10万余人,带动餐饮、种养等行业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余万元,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元,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红色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成功案例。
高自立生平陈列馆的一名讲解员说:“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党员,我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和责任。我不仅要讲好高自立的红色故事,更应该将红色精神传承出去。要通过体验式、互动式学习,让每一位党员在学习实践中重温初心,筑牢清廉防线,让学员内心深处受到熏陶和洗礼,让高自立一生勤俭节约、廉洁奉公、作风正派的红色基因源远流长。同时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人走进和了解源头村,帮助村民将土特产销售出去,助力乡村振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