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杉
近日,记者走在安源区后埠街勤俭社区附近的小巷里,只见小巷焕然一新,干净的柏油路与另一侧车辆整齐划一停在车位上、单向上行路标鲜明的百春和巷相得益彰。
今年以来,后埠街持续开展整治提升辖区背街小巷交通管理服务。眼下,完成龙古巷、百春和巷以及柑子园社区爱群巷等背街小巷限制性交通管理、改造提升后,该街将继续发挥交通管理服务站与交警、城管等部门的联动作用,计划新增规划车位1000个、禁停线2000平方米,旨在有效维护背街小巷的交通秩序,缓解老城区的拥堵问题。
后埠街位于我市老城区中心地段,背街小巷多且窄、房屋密集、占道经营和车辆违停现象较多,影响居民出行。尤其是矿区市场附近的学校放学时,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更加严重,道路也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
交通管理服务站是如何发挥它的枢纽作用,让背街小巷复杂如“毛细血管”的老城区交通顺畅起来?当日,记者在龙古巷的另一段见闻就让人一目了然——
“在龙古巷附近,自己的车被其他车辆堵住了,有急事外出,他们的车上又没留电话,等了好久也没人移车,请交通管理人员到现场帮助协调。”居民刘东生在“智慧安源”钉钉工作群上传了两张车辆违停的照片,并附上定位,不到一刻钟时间,交通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便从各自巡查路段到达现场,输入车牌号后通过全市交通系统查询到车主并取得联系。
“您好,车主!我们刚刚路巡发现前面拐弯不远处有停车位,请您注意禁停路段标示,文明行车,谢谢!”前来执勤的工作人员刘超群说道,紧接着便开始驾车进行交通疏导和文明劝导。违停车辆立即驶离了。
为了啃下背街小巷交通管理这块“硬骨头”,后埠街挑选出一批素质高、能力过硬、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干部组成交通管理服务站骑行巡逻队,刘超群便是其中一员。这支队伍由市交警支队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统一授权,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行使相关权力。
无论刮风下雨,这支队伍的值班人员都会早早地出现在矿区市场,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晚上9时,在热闹繁华的文化路步行街,同样可以看到这支队伍在闪闪霓虹中维护社会和谐平安。
“我们柑子园社区一边紧挨着绿茵广场、步行街,一边又是矿区市场,人车流量特别大。”陈镇国老人住在爱群巷几十年,亲历了老城区的发展变迁,“我们这里闹中取静,老有颐养,之前反映社区里交通秩序不好,特别是上下学时段,家长开车来接送孩子,前前后后堵得水泄不通。街道联系交警部门后,很快把问题解决了。”
摸清了“微血管”的流通方向,今年2月开始,后埠街柑子园社区实行机动车由市公安局青山分局办公楼上坡处往跃进路单向通行,禁止跃进路车辆驶入爱群巷,并在爱群巷路段设立球机,随时抓拍交通违规行为。交通管理服务站值班人员在日常上下学重点时段也会前来巡逻,进行交通疏导。
有了街道交通管理服务队伍带头,居民也自发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陈镇国和家住幸福巷的朱宗坤老人都是柑子园社区“六老服务队”的志愿者,看到停在街边的汽车阻碍交通、小摊贩摆摊过线等现象,都会进行文明劝导。每天下午幼儿园孩子们放学时,他们会自发地配合交通管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一起维护社区交通秩序,为孩子们的安全护航。
今年来,后埠街在背街小巷新启用电子监控设备13台,及时清理“僵尸车”5辆,并科学增加路边停车泊位,从单一的违停到全面疏通背街小巷交通的“微血管”,后埠街辖区交通秩序一天比一天好,群众出行也感到越来越舒畅。
记者手记
随着安源区旧城区改造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但与此同时,市区特别是在后埠街这样的老城区范围内,部分背街小巷交通不畅等问题仍然突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后埠街注重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扎实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困,结合网络平台的便捷高效,持续发挥交通管理服务站的作用,将“学党史、办实事”实践到日常工作中,把“细碎小事”当成关乎居民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来办。辖区内背街小巷“微血管”畅通无阻,不仅让城市增添了光鲜亮丽的“面子”,更给足了群众生活舒适的“里子”。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