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广大群众:
春风和煦、清明将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丰富节日祭扫内涵,传承慎终追远、孝老敬亲等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安全、文明、绿色祭扫,推动移风易俗,我们向全省广大群众倡议:
一、倡导安全祭扫,遵守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减少返乡祭扫,实行错峰祭扫,高峰预约祭扫。强化个人防护,配合做好佩戴口罩、扫健康码、检测体温等。遵守烟花爆竹燃放规定,抵制封建迷信祭祀用品,不在墓园山林草地明火祭祀,不在城市街道、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场所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不使用塑料祭祀用品。
二、倡导文明祭扫,弘扬传统美德。创新祭扫方式,用现代文明的方式表达情感,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上,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弘扬尊重生命、孝老敬亲、厚养礼葬等殡葬新风尚。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把清明追思先贤、先烈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凝聚精神力量,保持艰苦奋斗,奋进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安全秩序的维护者。
三、倡导绿色祭扫,促进自然和谐。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路线,主动选择绿色低碳出行方式,避免造成交通拥堵。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植树缅怀、踏青遥祭等绿色环保方式缅怀故人、表达追思和悼念。积极参与支持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保护青山绿水,节约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
2021年3月26日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