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上,简练务实、暖心提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八个聚焦”为重点的20件民生实事,同时落实好省政府确定的51件民生实事,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两会热词”每年都有,每年都有新变化。这些热词,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民意的期待,更是民生的寄托。透过“两会热词”,我们不仅可以体味民生的向往,聆听社会发展的声音,也可以立好标杆把准前行的方向。透过“两会热词”这个民意窗口,我们也可以感受民生期待的新时代新变迁。在延续历年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多新看点,句句关乎国计民生。两会暖心话让人印象深刻。两会派发的民生礼包,分量很足,含金量很高!
县道升级改造30公里,乡村道拓宽改造100公里,危桥改造30座;完成创业培训51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00万元;对70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惠及居民不少于35000户;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79元,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这些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礼包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公开,一系列民生讯息接踵而来。纸张虽薄,却厚重如山。这些新词的背后是施政新思路、新方向,也是2021年政府工作重点。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真金白银的利好政策,让政府工作报告通篇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气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生热点、焦点、难点,一系列惠民政策让百姓感到温暖和振奋,为百姓幸福感不断“加码”。
14000多字,40余分钟!民生礼包不仅要多多益善,更要实实在在!今年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五年新跨越”决胜收官之年。
为百姓幸福感不断“加码”,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提了109次、“发展”提了101次、“产业”提了71次、“企业”提了45次、“项目”提了35次、“改革”提了29次、“创新”提了27次、“生态”提了22次、“改造”提了21次、“农村”提了20次、“保障”提了18次等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事都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真正诠释了“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一个个民生礼包才能在全面发展中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打实的获得感。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不仅能让百姓办事舒心顺意,更是一个地方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收获企业和群众普遍点赞,更擦亮了萍乡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细细翻一翻这本厚重的“民生大礼包”,不难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有温度的民生改善举措,涉及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数可喜的变化发生在群众的身边。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