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本网专稿
【建党百年·红土地上的初心之光】石板村的“一盏灯”
2021-01-08 19:38:00    来源:大江网萍乡频道
编辑:周珺    作者:李小涛、周莹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QQ爆料:1642308157  短信(微信)爆料:13767890011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还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破浪前行。

  回望历史高光时刻,点亮前方筑梦之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江网萍乡频道、萍乡头条推出“红土地上的初心之光”建党百年系列报道,通过探寻萍乡红色古迹,挖掘萍乡红色故事,讲述基层党组织为民谋幸福等感人事迹,反映红土地上的百年沧桑巨变。

  今日,推出第一期《石板村的“一盏灯”》,聆听安源区安源镇石板村老党员、退休教师欧阳水春讲述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故事。

2019年投入使用的石板小学(实习生周莹 摄)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李小涛、实习生周莹报道:叮铛,叮铛……下课铃响了,操场上逐渐热闹起来,看到学生们欢快的笑脸,他甚是欣慰。

  1月6日,安源区安源镇石板村老党员、退休教师欧阳水春向记者讲述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故事。

  今年71岁的欧阳水春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与教育事业结缘后,一干就是40年。

  “我1967年从芦溪中学毕业后,就回到农村种田,那时候家里非常贫苦,住着破旧的房屋。”欧阳水春说。

  “茅屋里出了个金凤凰。”当大队干部在偏僻小山村找到欧阳水春时,看到他正在干农活,便深深感慨。

  欧阳水春介绍:“1970年,我们这里叫十里大队,只有一所十里小学。当时,十里小学已经无法容纳更多学生,就开办了石板分校。”

  “我被分配到石板分校任教,当时共有420名学生,学堂设在祠堂里,教学条件相当落后。”欧阳水春回忆。

  1972年,欧阳水春向石板大队申请新建一所小学,改善教学环境。

  “很快,大队批准了我的申请,立马我就忙碌选校址,奔波相关部门争资金跑项目,经常饭都吃不上。”欧阳水春说,“只要建好新学校,就可以让更多学生接受教育,我再苦再累也值。”

  1973年,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后,还是无法容纳全部学生,因此,有4个班租住在民房上课。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当时老师学生们徒步上课的真实写照,因此,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到石板任教。

  欧阳水春也要从羊肠小道步行40分钟到学校,但他始终坚守初心,永不言弃,努力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失学,时常拿自己的工资给贫困学生交学费。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8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激发了他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热情,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不断努力。

这是最早在祠堂里办学的校舍(资料图片)

  “1990年,石板小学建成了三层,2019年,一所现代化多功能的石板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还有设施设备齐全的幼儿园。”

  站在现代化的教学楼前,这位7旬老人沧桑的脸庞显露出更多喜悦,他知道,现在的小朋友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教育了……

  在欧阳水春的努力下,石板小学实现了从70年代的民房校舍到90年代的三层教学楼,再到现如今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楼的华丽变身。

  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讲解党的最新政策、协助新农村建设、开展环境整治……欧阳水春虽然退休了,但他退休不退热,一直协助村“两委”工作。

  欧阳水春坚定地说:“党给了我很多荣誉,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将在有生之年,不遗余力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为党旗增光添彩。”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