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基地(朱思敏 供图)
因地制宜激活内生动力,产业扶贫注入“党建+”力量
“党组织带头,发展有奔头”。三板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龙头作用,采取“企业+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与企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在村中建立“扶贫车间”,带动了30余名留守妇女灵活就业。
走进棠市村的食用菌基地,菌袋口平菇成团簇拥,长势喜人。早在2018年7月,棠市村就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党支部牵头,与聚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将原棠市小学闲置地块作为食用菌基地,前三年免租金,村集体则以土地租金和扶贫产业资金入股项目管理和分红。经过两年来的发展经营,种植面积由10亩增加到了近30亩,现有自动化菇棚5个,解决了16个贫困户的就业难题,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
镇背村白鹅养殖基地热闹非凡,不定期举行的鹅苗发放寄养仪式让几十户贫困户既掌握了养殖技术,也富裕了口袋。2019年,乡党委精心谋划一乡一品产业,引入荣康莲花白鹅产业合作落户镇背村,投资5000万元,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在村内租赁土地300余亩,打造集幼鹅培育、成鹅饲养、鹅肉深加工的莲花白鹅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莲花白鹅产业,提升莲花白鹅品牌知名度,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