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荣林、实习生王大成)8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省发改委召开的江西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各地、各部门将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加快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今年年底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替代产品和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得到推广使用;到2025年,基本形成塑料污染多元共治体系,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废弃塑料制品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据了解,我省现有塑料制品规模以上生产企业358家,其中,塑料薄膜生产企业23家,泡沫塑料生产企业19家,可降解塑料原料生产企业仅有1家。为此,我省将建立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管理长效机制,在生产端,开展全省生物降解塑料原料产能及塑料制品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摸底调查,严格落实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的要求,支持企业向替代品生产转型。在销售和使用端,开展重点领域禁限塑座谈会,明确禁限塑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对零售场所、各类展会活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行为进行摸查,引导督促相关企业做好产品替代。在回收利用端,开展农膜使用量和地膜残留例行监测及回收处置工作,启动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部署开展“绿色快递”行动。在治理端,在南昌开展“两网融合”试点,加强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将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环保督察范畴。
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把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使用纳入创建要求。推进绿色快递包装应用。增加无纺布环保袋、可降解地膜等产品供给。督促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落实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要求。鼓励建立可降解塑料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产业化。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