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近年来,萍乡市卫健委紧扣“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改革工作目标,特别是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以“三个一”工程全面提升健康服务软实力,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体系。制定出台了《萍乡市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了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整体框架,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7个方面21项服务内容,形成了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体系,提出了支撑体系建设和监管保障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健康信息平台是卫生领域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强业务监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市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启动了萍乡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将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开通“健康萍乡”微信公众号,打造全市统一的卫生健康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市6家市直医院已全部接入平台,县区已有2家医院接入,实现了省市数据互联互通,建立了萍乡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为老百姓提供线上预约挂号,线上支付、诊间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医生满意度测评、健康档案调阅等便民惠民服务。解决了看病就医反复排队等候的难题,有效缓解了群众就诊“三长一短”的问题。
实施居民电子健康卡一卡服务。为解决群众“到每个不同的医院,需要办理不同的就诊卡,不能一卡通用”堵点问题,市卫生健康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解决群众就医堵点问题的通知》《关于印发<萍乡市电子健康码(卡)普及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分期建设、逐步推广的原则,在全市各医院开展电子健康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取消各医院就诊卡,实现全市“一卡通”就诊服务。市民通过“健康萍乡”健康服务平台、医院自助机等方式注册好个人电子健康卡后,在医疗机构就诊,无需携带身份证、就诊卡等实体卡,只需出示个人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即可完成挂号、排队、就诊、收费、检验、检查、取药、住院、体检等就医服务,就诊信息经本人授权后可以随时随地调阅查询,帮助接诊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禁忌等信息,提高诊断效率,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目前全市已有14家医院完成信息系统改造,老百姓持电子健康卡二维码扫码就诊,其他医院正在抓紧改造。随着电子健康码的发展,未来可实现“一人一码,全国通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