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朱银霞、张瑶报道:为了给患者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服务,近日,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在“三更”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心好有你”系列活动,医生和护士们带着住院的心血管患者跳起了心脏康复操,助力患者心脏康复。
在住院区域的空地上,当欢快而优美的旋律响起,在院的患者及部分家属跟随在领操员身后认真地完成着每一个动作。心脏康复操属于运动疗法,其中包括热身运动、有氧运动、穴位拍打等项目,安全有效的运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症状和心功能阻抗,运动能增加心内膜下血流灌注,增加心肌氧供。“慢慢地转动胳膊啊”“爷爷奶奶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一定告诉我”……医务人员贴心的问候总是在患者身边响起。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可控但难以治愈的疾病,如果发病后控制不佳,会造成病情反复的恶性循环,甚至最终导致早亡。心脏康复就是针对心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规范、长期精细化治疗的过程。心血管二病区石刚副主任医师提到,一些传统观念也会影响心脏康复的顺利推行,比如,传统观念认为,得了心脏病就该静养,而实际上,运动是心脏康复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多数患者及许多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无法主动完成心脏康复训练。每次康复锻炼之前,医务人员都会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锻炼期间也会告诉患者注意安全和自我体验。
据了解,在“爱心呵护、携手同行”活动的基础上,该科开展了“心好有你”系列活动,还包括“心血管疾病”科普讲堂、六分钟步行试验“运动处方”等,护士们通过生动形象的现场示范、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特别针对高危人群、起搏器术后、PCI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等全面地、系统地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
如今,每周都有固定的心脏康复操时间,在院的病友们都会自发地来到走廊等待医务人员的身影,医护人员会轮流值班带领大家进行心脏康复操,参加心脏康复操人数不断增加,每天下午的做操场景成了一道暖心风景线。
科普小贴士:
免费无线可穿戴式六分钟步行试验,对心血管患者进行心功能评定,制定运动处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恢复情况进行个体化出院指导,该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运动处方属于医疗级别的运动方案,需要由医务人员开具,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运动耐力,有针对性地调节血糖血压血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等。患者的运动处方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前要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评估,一般不存在所有人都适用的方案,不过大致而言,制订运动处方也有几个原则。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提升心肺耐力和心血管健康;抗阻运动,如俯卧撑、举哑铃、平板支撑等,是有氧运动的必要补充,老人尤其需要锻炼肌肉力量,以降低跌倒风险,减慢机能退化速度
运动强度:冠心病患者锻炼不能太过,也要防止不足。一般要根据患者的运动心肺评估结果,确认适合的运动强度,如非严重心脏病患者,可根据以下几点粗略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宜:1、运动时感觉略气短,但能与人顺畅交流;2、运动时微微出汗,与安静时相比,每分钟心跳增加20~30次。
运动时间:一般来说,中等强度运动的最佳时长为每天40分钟,每周5至7天,长期坚持。如果运动不够中等强度,比如散步、做家务等,则运动时间不限。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