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组长的帮助下,廖世渐耕种了4.2亩油菜,他正向大家展示今年榨的菜籽油。(记者李小涛 摄)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李小涛报道:“石洋村2组因施工影响排水。”“绿塘村1组交通岛处下雨有黄土,希望得到解决。”“新民村9组和10组旧厕所还有部分没改造。”“斑竹村村民饮水有问题。”……见到干部们下乡来,村民们畅所欲言。每周五下午,上栗县上栗镇党员干部变身“包组长”,与各村“两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组长走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问题。
近年来,上栗镇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235名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18个村317个村民小组,以问题为导向,用“党建+网格”结合“民心组组通”包组长管理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斑竹村13组村民查看饮水工程运行情况(记者李小涛 摄)
党员干部俯下身沉下心 破解基层“老大难”
如何让基层问题得到解决?如何第一时间掌握基层动态?上栗镇在全镇村组范围内搭建起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驻村任一级网格员、村“两委”及党小组长分片任二级网格员、机关干部包组任三级网格员,村联络作业组长联户任四级网格员。通过定组、定人、定责,将机关干部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由以往的“坐着听”转变为“走下去”。
去年12月6日,在斑竹村13组的包组长会上,驻村干部、包组长、村“两委”以及村民们共同围坐一起拉家常。
“各位老乡,请问最近大家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吗?”包组长郭鹏的话音刚落,村民们踊跃发言。
“我们现在没有通自来水,生活用水很不方便,有时候比较干旱的年份,经常是上半年有水喝,下半年没有水喝。特别是很多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剩下老年人在家,他们也要走1公里路去挑水……”村民李国玉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紧接着,几位村民也提到了饮水不方便等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瞬间引起了在场所有党员干部的重视。
“乡亲们放心,大家提到安全饮水问题,我们一定会尽快落实,并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郭鹏的一番话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此后几日,驻村干部柳锡文、包组长郭鹏以及村“两委”为此事忙得不可开交,大家分头行动,跑相关单位,争取项目资金。距开会时间4天后,斑竹村13组的安全饮水工程就开始钻井了。
斑竹村党支部书记林如春告诉记者,通过驻村干部和包组长的辛勤付出,最终筹集到30余万元,用于建设13组的饮水工程,让附近3个组的村民都喝上了放心水。
“我家已经使用自来水1个多月了,水非常干净卫生。以前我们用从水井里挑回来的水,水壶里会有一层水垢,自从用上自来水后,水壶里面就不再有水垢了。”李国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