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梁永明)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萍乡市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做好招引、搭台、优环境“三篇文章”,大力开展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落户和发展壮大。星星科技智能终端项目、诺峰光电设备项目、华金润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鸿讯智能全产业链生产项目等一批“5020”项目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招什么?”“去哪招?”“怎么招?”“如何落地?”,一直是困扰招商引资的几大难题。萍乡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招引方法,一方面,制定招商导引,明晰“招什么”“去哪招”,重点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重点转移产业和相关企业信息,聚焦国内外500强、央企、知名民企,行业“旗舰”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高科技“独角兽”企业,持续实施“四个对接,靠大联强”战略。另一方面,提升招商能力,解决“怎么招”“怎么落地”,针对重点产业招商出台、完善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大力开展重资本招商、轻资产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拿出招大引强的“狠招”,打造强大的招商引资“萍乡磁场”。如近年来萍乡市大力引进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项目,产业链条涵盖视窗防护屏、柔性触摸屏、光通讯组件等15个产业细分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为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萍乡市创新模式,夯实平台,不断拓展承接空间。一方面创新跨省区域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赣湘边区域合作园区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创新转移产业承接平台共建模式,采取政府+企业共建模式,以政府投资换企业股权,根据企业生产需求,为落户企业量身定制产业标准化厂房,既减轻了企业产业转移资金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目前,萍乡市已建成各类产业标准化厂房280多万平方米,极大地增强了示范区产业承载能力和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引得进、落得下,更要留得住、发展得好。为此,萍乡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承接引力。在全面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坚持做好“放”的减法、“管”的加法、“服”的乘法,用心用情帮助企业办好围墙外的事情的同时,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瞄准影响企业成本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近年来,累计为企业减负约50亿元,推动235个涉企难题圆满解决。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