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69岁的罗树鑫在医院检查出了脑梗。这一下,他老伴便不再同意他来村上工作了,但罗树鑫却说,村上的环境卫生需要他,好不容易带起来的队伍也需要他。于是他不顾身体依旧担负着村上日常环境卫生工作。
随着村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2019年,长塘村罗家屋场成为了该镇的新农村建设中心点,进行重点打造,但拆除危房空房、拓宽路面等前期工作由于需要村民的配合,而在开展过程中,进行的并不顺利,当罗树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到村委会说:“房子先拆我的,需要占用我家田亩的也尽管说,我们家一定全力配合。”这一举动在村民之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大家都开始转变态度,配合工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长塘村需要一个公共卫生间,罗树鑫当场便提出要将自家的小别院让出来做公共卫生间。有人劝说,这公共卫生间人来人往的,多影响你们家的生活。罗树鑫摆摆手说道:“这没事,我家房子闲着也是闲着,况且新农村建设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我肯定是要支持的。”
新农村建设完工了,分类的垃圾桶摆放在每家每户门前,柏油小道铺到了家门口,可面对这么多垃圾桶,大家并不知道垃圾如何扔,面对干净的道路,大家还是习惯将手上的垃圾随处扔。于是,年满71岁的罗树鑫首先在电视中自学垃圾分类的小知识,随后在罗家屋场利用屋场贴心会给村民普及这一理念。“这厨房垃圾要扔到厨余垃圾的垃圾桶里,这日常垃圾要扔到可回收垃圾桶里……”在这场屋场贴心会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正在宣讲着当下最时髦的垃圾分类知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罗树鑫用他的一生勾勒出了长塘村美丽的轮廓,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旧是穿着一双布鞋、拿着一把扫帚、提着一个垃圾袋,步履蹒跚的行走在长塘村的乡间小道清理垃圾,而突发的脑溢血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定格在了清理环境的路途中。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