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陈晓报道:1月21日,全市首个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在腊市镇确诊;2月3日,腊市镇又确诊1个感染病例;2月4日,腊市镇再次确诊1个感染病例;2月3日下午,湘东区应急指挥部下达指令,对腊市镇明塘村实行封闭管理……从“全市首个”到“累计3个”,雾霭迅速笼罩了这座3.2万人口的小镇,村民们都窝在家中,不敢大声讲话,也不敢出门闲逛,甚至连打个喷嚏都要自测体温。人人自危的紧张气氛,让熟悉的生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抗疫工作涉及的人员之多、地域之广、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疫情就是警情。腊市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开始了一场生命与病毒的较量。而这一坚守,就是连续奋战22个日夜。
2月28日,江西省公安厅发布记功嘉奖令,腊市派出所荣立集体二等功,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唯一受到表彰的集体。他们历经了怎样的抗疫故事?让我们一同去感受这震撼前沿的警察力量。
陈恒:一再食言的“下次注意”
“餐前半小时口服胃药,睡前颈椎牵引”,这是妻子林丽萍对丈夫陈恒的叮嘱。
所长陈恒是老刑警出身,早年因公手指致残,如今又落下胃痛、脊椎痛的“老毛病”,尤其是在寒冬时节对胃虚寒、作息不规律的人更容易中招。而面对疫情考验,陈恒早已将与妻子的叮嘱抛之脑后,因为他根本没心思去在乎这些。
为更好地靠前指挥、协调各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陈恒干脆住进了明塘村临时指挥部的帐篷里,全天24小时连轴转。战“疫”期间日均工作量是平时的三倍,最忙碌的时候屁股一天都没挨过板凳,更谈不上喝上一口水。
临近深夜,当陈恒疲惫地坐在帐篷里,隐隐作痛的腹部和颈椎才让他记起了妻子的叮嘱。妻子不放心打来电话,视频中他总嬉皮笑脸的对妻子说“下次注意”。但还不到天亮他又出门了,“下次”又成了“下次”。
风餐露宿,只为决胜千里。
赖鑫:儿子心中的“超级奥特曼”
包片摸排、定时巡逻、卡点执勤,是副所长赖鑫疫情防控每天必备的打卡动作。而他给2岁的儿子也布置了一项打卡作业:每天学一首儿歌。在相隔不到10公里的两地,父亲和儿子不同的“打卡”任务,给予了彼此勇敢前行的力量。
赖鑫每日奔走于腊市镇各防控卡口、值班场所、巡逻街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由于还要兼顾腊市村、救塘村的社区警务工作,他带领专职辅警和村委会干部加强联防联控,逐一打电话、询问情况、入户走访、核对信息,梳理两个村的外来人口情况,一干起来就是十五六个小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守护好家园就是社区民警的责任”。
“爸爸,你快看!我今天画了爸爸的图画!”儿子在妈妈的帮助下绘画出的“打怪兽的奥特曼”,这让隔着屏幕的赖鑫忍不住掉眼泪,此时他已经22天没有回家。但他很知足,因为在儿子的心中,他就是那个“奥特曼”般的超级英雄。
坚守岗位,只为早日回家!
黎琦钰:你就是我的C位
像许多因疫情而延期婚礼的情侣一样,95后民警黎琦钰与未婚妻周恋,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抗疫征程。为了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黎琦钰义无反顾地来到抗疫一线,而未婚妻周恋也赶回南昌,回到地铁2号线的工作岗位。不同的战场,演绎着注定不易的浪漫爱情。
疫情形势严峻的明塘村此时已实行封闭管理,对于驻村的社区民警黎琦钰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快对确诊人员轨迹的摸排力度,特别是亲密接触者的详细动态信息。明塘村辖12个村民组、近400户、有2500余人,且每天都会有不少返乡人口,仅从工作量上看就是不小的挑战。他一刻都没停下,记不清一天走了多少路,更不记清有多少天一天只吃了一顿饭。
“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加油、坚持!”这是黎琦钰与周恋视频聊天说得最多的话。周恋也不断地鼓励黎琦钰,“你不娶,我就不嫁,你永远是我的C位!”。一场说走就走的不是旅行,而是奔赴抗疫前线的义无反顾。
君战我战,只为地久天长!
罗丹扬:这是我的从警首仗
太阳燃烧,因为选择了辉煌;高山挺拔,因为选择了伟岸。面对闪亮的警徽,新警罗丹扬和战友们一样,选择了忠诚。
“爸妈,保重身体,我走了!”家在外地的罗丹扬大年初一便与家人匆匆告别,驱车赶回单位。在疫情防控这场持久战中,罗丹扬明白,这是他的从警首仗,它关乎自我成长的磨练,关乎家人同事的期许,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好的,请您报一下车牌号码,我们马上核查。不要惊慌,查到结果我们会立马回复您。”罗丹扬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报警电话,“每次我都会先安抚对方的情绪,然后抓紧时间核查情况,其实我比他们更急。”罗丹扬平静地说道。
也只有到了深夜,罗丹扬才能抽出几分钟与父母通话,而父母不管多晚都会等待着儿子当天的音讯。长期卧病在床的外婆是一名老党员,电话中她对丹扬说:“我老了,不能上前线,但你不一样,你是人民警察,又那么年轻,好好干!”。每每想起外婆“好好干”的嘱咐,罗丹扬总是热泪盈眶。
丹心向阳,只为家和远方!
段昭:我还能披甲上阵
“国有战,召必回!”这是退伍老兵、辅警段昭说过最多的一句话。1992年4月,我国政府派出第一批400人的维和部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段昭就主动请缨,成为这支部队中光荣一员。退伍后,他成了腊市派出所的一名警务辅助人员。
“疫情就是冲锋号,再危险我都得上”。腊市派出所率先在分局成立了第一支党员突击队,段昭第一个报名。今年50岁的他,努力克服父母多病、条件艰苦、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配合民警、政府干部、卫健人员开展巡逻走访、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
在明塘村的出入口,设立了外围卡点,采取物理隔离,人员值守隔离相结合方式进行封闭。由于是24小时值守,所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偏大,本不打算要他去轮班,但他就是不服气,“廉颇六十尚有余勇,我才50怎就不能披甲上阵!”
坚持信仰,只为荣耀永恒!
汤艳娇:你们都平安回来
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户政员汤艳娇在得知办理户政业务中曾接触到确诊人员后,内心十分崩溃。对于昨天还在家中做家务的她来说,脱下警服,她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怎能不害怕?
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要用时间来考验汤艳娇的耐性和意志。“请兄弟们都做好防护,我真的没事的。”她主动配合村委自我隔离,并不忘每日向组织报告体温指数,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勇敢,是对战友们的加油鼓劲。
居家隔离的日子最难熬,汤艳娇一刻也闲不下来。每天她都会通过朋友圈、社区微信群为群众解答各类户政业务问题。“心里十分着急啊,所里人手不够,自己却要在家隔离。”汤艳娇对战友们说,“你们在前线可都要平平安安啊!我现在一点都不害怕,只怕你们出事”。
“报告陈所长,我的隔离期已过,请求归队!”这位普普通通的中国女性,又勇敢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历经生死,只为并肩作战!
忠诚的道路浴血荣光,英雄的足迹越走越长。在这场生命与病毒的较量中,腊市派出所全体民辅警用他们用挺直的脊梁,筑起了一道道护卫安宁的生命屏障。他们,用无悔的忠诚践行着人们至上的庄严承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